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5G毫米波TR組件設計

        5G毫米波TR組件設計

        作者:陶長亞 時間:2020-05-2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陶長亞(1.電子信息測試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蚌埠?233006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41研究所,安徽?蚌埠?2330063.中電科儀器儀表(安徽)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6)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5/413610.htm

          摘?要:為了對通信信號進行測試,本文利用鎖相技術、混頻技術、濾波技術和功率控制技術設計出一種寬帶,經過實際測試,所有指標都達到了設計要求。并成功用于信號綜合測試儀中,實現了頻段24.25 GHz~30 GHz的通信信號測試。

          關鍵詞: 5G

          基金項目:電子信息測試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項目,由安徽省“三重一創”項目資助,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7ZX03001020)

          0 引言

          對于的設計,已有很多人做了深入的研究[1-4]。但是對于5 G毫米波TR組件研制的文獻卻很少。5 G通信信號具有毫米波、大帶寬等的特點。為了對5 G信號進行測試,本文設計出一種5 G毫米波TR組件,并成功用于5 G信號綜合測試儀中,實現了5 G頻段24.25 GHz~30 GHz的通信信號測試。

          1 方案設計

          1.1 設計指標

          頻率范圍:24.25 GHz~30 GHz

          功率輸出范圍:-90 dBm~10 dBm

          功率輸出步進:1 dB

          調制帶寬:200 MHz

          分析帶寬:200 MHz

          1.2 設計方案

          本設計方案的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對于上行發射通道,中頻基帶模塊產生的0.25 GHz~6 GHz中頻基帶信號通過開關選擇,經過衰減、放大等功率調整與12 GHz點頻低相噪本振2次諧波混頻獲得24.25 GHz~30 GHz的5G通信頻段信號,經過濾波、功率調整后發射出去。對于下行接收通道,24.25 GHz~30 GHz的5 G通信信號功率調整后與12 GHz點頻低相噪本振2次諧波混頻獲得0.25 GHz~6 GHz的中頻信號,利用濾波器濾波后經功率調整、開關選擇送給中頻基帶模塊進行解調分析。

        1591594983864586.jpg

          2 關鍵電路設計

          2.1 通道設計

          TR組件通道設計方案原理框圖如圖2、3所示。對于6 GHz以下5G頻段的0.25 GHz~6 GHz帶寬200 MHz上行發射信號,由中頻基帶模塊輸出給TR組件,本設計方案選用隔離度高達60 dB的開關HMC849選擇上行發射通道。經過衰減器A-0805-C-03DB和放大器FGB-1509A功率調整后輸入到混頻器的RF端口。TR組件中混頻器選用具有諧波混頻功能的諧波混頻器HMC264,射頻頻率范圍是21 GHz~31 GHz,本振頻率范圍是10.5 GHz~15.5 GHz,中頻頻率范圍是DC~6 GHz。選擇諧波混頻器可以使設計的本振頻率相對較低,本方案中的頻率為12 GHz。6 GHz以下5G頻段的0.25 GHz~6 GHz帶寬200 MHz上行發射信號通過混頻獲得24.25 GHz~30 GHz帶寬200 MHz的毫米波頻段信號。利用腔體濾波器濾除無用的信號后輸入給高增益放大器HMC263進行功率放大。由于輸出功率范圍要求是-90 dBm~10 dBm,輸出功率步進是1 dB,所以上行發射通道數控衰減器選擇HGC242,每個衰減器最大衰減范圍是31.5 dB,衰減步進量是0.5 dB,采用4個器件級聯的方式實現-90 dBm~10 dBm功率輸出要求。為了避免上、下行信號相互影響,毫米波輸入、輸出端口使用環形器連接。對于下行接收通道,24.25 GHz~30 GHz帶寬200 MHz的毫米波頻段5 G信號由收發端口經環形器輸入給30 dB數控衰減器,通過衰減、放大等功率調整后與12 GHz點頻本振進行諧波混頻得到0.25 GHz~6 GHz中頻信號,利用6 GHz低通濾波器濾除本振、射頻及交調。使用開關選擇切換輸出給中頻基帶模塊進行信號解調分析。

        1591595017895931.jpg

        1591595018111904.jpg

          2.2 設計

          本振源采用雙環鎖相方案,其原理框圖如圖4所示。

        微信截圖_20200608133726.jpg

          本振模塊為TR收、發模塊提供變頻所需的本振信號。5G毫米波TR組件的相噪指標主要取決于本振模塊,根據上、下行通道設計方案的要求,本振頻點確定為12 GHz。相位噪聲是-110 dBc/Hz@10 kHz。為了實現高本振低相噪,本振源方案采用雙環結構,輔助環提供8.8 GHz點頻用于混頻,利用基波混頻實現頻率向下搬移,減小主環由于倍頻效應帶來的相噪惡化。

          主環的相位噪聲-110 dBc/Hz@10 kHz,輔助環的相位噪聲應滿足<-113 dBc/Hz@10 kHz。為了滿足輔助環的相噪指標,本方案選用低相噪頻率合成器芯片HMC440作為輔助環整數分頻及鑒頻鑒相器。該器件的歸一化底噪為-233 dBc/Hz。假設鎖相環芯片的底噪對相位噪聲的影響起主導作用,環路帶寬內的相噪可以用下式進行估算 [5]

          PN=PDnoisefloor+10logfPD+20log(fo/fPD) (1)

          其中,PDnoisefloor表示鑒相器歸一化噪聲基底,PNfr表示鑒相頻率,fo表示鎖相環輸出頻率。

          PN=-233+10log(100 × 106)+20log(8800/100)=-114dBc (2)

          假設參考信號的底噪對相位噪聲的影響起主導作用,環路帶寬內的相噪可以用下面的公式進行估算

          PN=PNfr+20log(fo/fPD) (3)

          其中,PNfr表示參考信號的相噪。

          PN=-160+20log(8800/100)=-121dBc (4)

          根據上面的估算,相位噪聲完全能夠滿足設計指標。

          采用100 MHz高鑒相頻率,設計三級不同帶寬的環路濾波器,使用三級環路濾波器級聯的方式對主環路中產生的相位噪聲、諧波、雜散等高頻分量進行濾波。

        1591595065512590.jpg

        1591595065133987.jpg

        1591595065350176.jpg

          3 測試結果

          根據本方案設計的5G毫米波TR組件經調試后安裝到5G信號綜合測試儀中并對其進行測試,所有指標都滿足設計要求。

          4 結論

          本方案利用鎖相技術、混頻技術、濾波技術和功率控制技術設計出一種寬帶毫米波TR組件,經過實際測試,所有指標都達到了設計要求。并成功用于5 G信號綜合測試儀中,實現了5G頻段24.25 GHz~30 GHz的通信信號測試,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建. 毫米波有源相控陣TR組件集成技術[J].電訊技術,2011,51(2):1-6.

          [2] 季帥,張慧鋒,嚴少敏,潘栓龍. 基于MCM技術的X波段四通道TR組件設計[J].火控雷達技術,2015,44 (2):73 -77.

          [3] 祁華,張世文.L波段雙通道TR組件設計[J].現代導航,2018,4(2):119-123.

          [4] 張志鴻. Ka波段TR部件的研究與設計.[碩士學位論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1.

          [5] 周建,張玉興. Ku波段低相噪頻率源的研制[J].現代電子技術,2007,30(23):85-87.

          (注:本文來源于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20年第06期第68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青龙| 镇原县| 宁河县| 博罗县| 梁河县| 惠安县| 九江县| 浑源县| 阳信县| 和田县| 呼玛县| 邓州市| 建水县| 大方县| 台北市| 合作市| 张家口市| 将乐县| 金华市| 武乡县| 寻甸| 和田县| 永川市| 大城县| 隆林| 安阳县| 红桥区| 临澧县| 江阴市| 固原市| 从化市| 清原| 河池市| 玉屏| 株洲市| 堆龙德庆县| 昭通市| 芷江| 敦化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