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集成電路前沿技術 重慶打造硅基光電子創新平臺
據悉,在一間約70平米的實驗室內,來自海內外的科研人員利用自主建設的8吋硅基光電子工藝線制造的集成電路產品完成芯片封裝、測試等環節,成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電微系統先導工藝平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4/411870.htm在重慶高新區西永微電園,一家名為聯合微電子中心的企業正通過發力集成電路前沿技術,打造可以賦能電子信息產業和智能產業的國家級創新平臺。
聯合微電子中心由重慶市政府聯合中國電科共同打造的集成電路新型研發機構。成立一年多來,該機構已順利實現8吋硅基光電子特色工藝平臺建設通線的階段目標,創造了業界8吋特色工藝平臺建設速度的全新記錄,并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硅光成套工藝。
當前,光電融合正在成為世界集成電路發展主流趨勢。與電傳輸相比,光傳輸具有帶寬大、功耗小、體積小等明顯優勢。“聯合微電子中心聚焦的硅基光電子技術,是推動集成電路光電融合的重要途徑。” 聯合微電子中心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郭進說。
“通過前期研發,公司相關技術已可以助力100G/400G高速光收發芯片、激光雷達芯片以及微波光子混合芯片等產品批量生產。” 郭進說,這些產品可以廣泛用于5G和數據中心、無人駕駛和機器人、光學相控陣系統等領域。
據悉,聯合微電子中心將力爭用3-5年時間建設成為光電融合高科技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為我國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目前,聯合微電子中心已經匯聚了一支由經驗豐富的集成電路工藝人才、高水平研發人才、精干高效管理人才等200余人組成的人才骨干隊伍,其中行業領軍人才8名,博士近70名,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技術骨干近60名。
“一批像聯合微電子中心這樣的集成電路項目陸續落戶或投產,使西永再次成為推動重慶電子信息產業蝶變的主戰場。” 西永微電園副總經理陳昱陽表示,“強優勢”、“抓創新”是西永夯實智能終端產業的重要抓手,也是重慶電子產業通過“補鏈成群”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為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西永微電園大規模布局研發機構,積極營造創新生態,大力攻堅研發軟肋,逐步構建面向未來的優勢。中國電科、華潤微電子、英業達、SK海力士等制造企業先后成立研發中心,并成功引進航天科工移動通信研究院、中國普天西部研究院、與展微電子物聯網芯片及與德通訊“萬物工場”、汐睿科技MEMS研發中心等國內知名研發機構;并與全球五百強企業合作,共同建立了博世工業4.0創新技術中心、德國西門子工業物聯網創新中心、德國SAP重慶創新中心等國際化合作的研發機構,不斷加速推動創新要素聚集。
“下一步,西永微電園將加速建設國際化一流水平的科技研發平臺,全力推動人才集聚、創新加速,五年內形成一支超10000人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陳昱陽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