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的曠視科技,是AI獨角獸還是物聯網企業?
人工智能作為當前最火熱的領域,也是未來科技發展方向,所帶來的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巨頭們也把未來發展戰略衷心延伸至人工智能,因為華為持續高額研發投入,在5G、IoT、AI和網絡智能等前創新創新技術上走在行業,利用5G、IoT、AI驅動萬物智能。微軟憑借云+AI助推登頂全球市值之冠,小米百億推動AIoT戰略,百度進一步升級云+AI戰略,讓AI無處不在,以此推動各大產業智能變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9/404922.htm同時,圍繞人工智能方向創新的企業也備受資本青睞,諸如AI芯片方向炙手可熱的寒武紀,還有人行機器人獨角獸優必選,同時還有商湯、曠視、云從科技與依圖科技號稱AI四小龍,他們成為炙手可熱的AI明星企業。
這些頂著獨角獸光環的創新企業,融資額一輪高過一輪,估值也是一家比一家高,從10億美元迅速能飆升至50億甚至百億美元,在聚光燈下吸晴無數。同時也引發諸多爭議,因創新技術落地艱難,依靠資本燒錢的模式能否延續引起擔憂。
其中,曠視科技遞交港交所文件風險提示中指出,業績期內經營活動產生負現金流,倘若無法以適當條件獲得足夠資金持續為經營提供資金,那么業務、財務及前景可能受到重大且不利影響。此外,自創立起已產生虧損,2016年-2018年分別虧損為3.4億、7.6億、33.5億。2019年上半年虧損52億元,經營性虧損1.15億。對于這個巨額虧損,曠視科技指出是主要是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通過曠視科技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資料所披露的數據來看,人工智能是星辰大海,但通往詩與遠方的人工智能道路上布滿荊棘,凸顯AI變現困境,或許我們對人工智能預期過高。
對于產生巨額虧損的曠視科技,此次遞交上市申請,有評論指出“流血上市”,估值也將面臨嚴峻考驗,也將影響整個AI獨角獸。對于很難在短期變現的獨角獸來說,能否支撐數十億美元估值有待市場檢驗,但對于曠視科技是人工智能公司還是物聯網公司,引起筆者注意。
曠視科技收入主要來源于物聯網,主要是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及供應鏈物聯網三大解決方案,其中城市物聯網營收占總收入73.2%。那么,對于被視為AI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來說,到底是AI公司,還是物聯網公司?僅從營收來看,定位物聯網公司更為精準,而定位AI公司,則能獲得更高的估值。
城市物聯網覆蓋國內112個城市,帶動整體營收迅猛增長,2016年至201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58.8%,2019年上半年營收9.49億元,同比增長210%,而城市物聯網營收占總收入比例由2016年的27.5%提升到73.2%,可以看出,曠視科技的核心業務在城市物聯網方向。
不過,曠視科技自身定位人工智能公司,表示深度學習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而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作為曠視科技人工智能賦能的解決方案,例如城市物聯網包括算法、軟件及人工智能賦能的傳感器,已廣泛應用于公共交通、樓宇、社區、學校以及商業網點等多種城市場景。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曠視科技是中國最大的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在個人物聯網方向,按2018年收入計算,曠視是中國最大的云端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解決方案供應商,占據逾60%的市場份額。
總體來說,曠視科技AI技術落地場景選擇物聯網方向,并堅定地認為物聯網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主要場景,而曠視科技的愿景是構建連接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傳感器及機器人等,并將進一步完善物聯網生態系統。值得一提的是,上市申請文件中,更多聚焦在物聯網方向,或許把曠視科技定位于物聯網公司或許更為準確,但AI可獲得更高的溢價也是不言而喻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