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攻堅方向在生態,RISC-V或“替補”ARM
眾所周知,著名的處理器IP供應商ARM已經終止了與華為及其子公司海思的業務合作。隨著這一則爆炸性的消息,人們逐漸開始質疑,華為是否還能做出手機芯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5/401037.htm華為之所以能自主研發芯片,其實是通過ARM公司授權使用的ARM框架,ARM的框架對于手機芯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除華為以外行業巨頭如:蘋果、高通、三星、聯發科都起步的比較早,并且企業本身的實力也是很強的,所以在對ARM的框架改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框架。華為現階段雖然已獲得了Arm指令集授權,且一直可以使用,但是ARM也在禁止向華為及屬下公司出貨同時,帶來的卻是無法得到Arm最新版的官方授權和升級。
RISC-V或與ARM分庭抗禮
中興事件發酵后,中國RISC-V產業聯盟和中國開放指令生態系統(RISC-V)聯盟成立,實則是在技術方面挑戰ARM和英特爾。與此同時RISC-V對于中國處理器產業實現自主可控也是極大的助力。據筆者所知華為一直在做RISC-V開源架構的研發,RISC-V不僅僅是可以讓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而且RISC-V是開源架構,可以免付費開發。
華為、蘋果、高通、三星、谷歌等大公司也都已經加入RISC-V陣營。所以即便ARM停止了與華為合作,華為在不依賴ARM架構的情況下,也可使用RISC-V開源架構替代。
“鴻蒙”開啟,OS不是問題
華為鴻蒙系統,是華為開發的自有操作系統。 2019年5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已申請“華為鴻蒙”商標。華為OS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將這些設備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且該系統是面向下一代技術而設計的,能兼容全部安卓應用的所有Web應用。若安卓應用重新編譯,在華為OS操作系統上,運行性能提升超過60%。
無法掣肘“備胎計劃”
從華為的四大業務來看——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級市場和海思展開,是其歸屬的核心。由里向外輻射分別是第二級的具體產業技術和方向,第三級的目前主要進口合作方,最外圈則是國內企業可以替代的“備胎”。
華為對于被打壓的態勢,華為旗下芯片公司海思表示:將啟用“備胎”計劃?!皞涮ビ媱潯笔呛K甲龅囊豁椉僭O,假設美國的先進芯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華為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
“換道”也能超車
“換道超車”即聯合創新,從一位某大型國產電子信息化集團一位高層人士訪談報道中獲悉:“中國的核心技術水平,現在是以很多人想不到的速度在飛快成長。”在上述人士看來,未來的競爭不是一個技術和另一個技術的競爭,而是一種完整的生態和另一種生態的競爭。不過,對中國目前芯片或操作系統領域而言,最重要的問題仍然是,“其實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已經沒有技術障礙,芯片溝壑填平了,沒填平的是操作系統和生態。但是生態系統這條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只是數據參數的超越,那蘋果三星高通,遲早也會跟上。華為往麒麟970里植入了神經元網絡單元(NPU),給芯片加上了“大腦”,這是世界上第一顆融入人工智能技術的手機芯片。
攻堅方向軟件生態
對于華為來說,做一個操作系統并沒有很大的技術難度,難度大的是生態?!澳敲慈绾谓⑵鹨粋€生態呢?
首先,有用戶量是關鍵。首先如果擁有一個很大量級的高質量用戶平臺,且后續要可以持續增高。要知道任何不能給第三方分享海量用戶的東西是不可能成為平臺的。其次,需要有成熟的支付體系,打造全面的支付系統,可以累積了一大批消費者。第三適配的或自主開發的APP及單一的、相對公平的商店尤為重要。Android平臺由于應用市場較分散導致各個消費群體分散“各回各家”的狀態。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在訪談中說過:這是一個大事情,慢慢來。做操作系統,不一定是替代別人的做法,因為華為在人工智能、萬物互聯中本身也是需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