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機器人事業,下一個目標在廚房
日本家電巨擘Sony重啟人工智能(AI)事業后,首先在2016年宣布引進CMOS為首的半導體生產線,接下來作為重建機器人事業的重點技術,首發產品為2018年重新推出的機器狗Aibo,并宣布Aibo后的第2個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事業領域,為自動駕駛車,讓外界關注Sony的第3個機器人事業方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4/399401.htm據日經產業雜志(Nikkei Business)報導,在推出Aibo、進行自動駕駛高爾夫車測試后,Sony已決定將第3個機器人事業領域鎖定廚房家電,并為此在2018年與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CMU)合作,進行餐飲科技(FoodTech)的研究。
根據Sony計算機科學研究所(Sony Computer Science)社長北野宏明表示,進行餐飲科技研究的原因,首先是機器人能解決服務業人手不足的問題,但也有對食物料理科學感興趣之處。
目前日本已經在進行自動餐飲外送車研究,在Sony找到汽車大廠愿意合作發展自動駕駛事業前,與餐飲服務業合作研發餐飲外送機器人事業,或是代替服務生的餐廳內機器人,確實是1條合理的出路,也符合Sony在家電業的形象。
Sony機器人事業重啟后的新款Aibo
但機器人在餐飲領域,并不只有端盤子送菜這個用途,單純的切菜機器人已經出現在游樂區,而不限定人形產品。另外,如日本家電大廠夏普(Sharp)應用人工智能的廚具Healsio系列,能因應料理特性調整烹調方式,也是應用人工智能的料理機器人之一。
Sony以制作成人喜歡的玩具自豪,在視覺與聽覺的影音領域發展得相當透徹,2015年也推出可調整香味的嗅覺用電子產品,但迄今仍未涉入味覺領域,北野宏明表示,烹調也是Sony不能不踏入的娛樂領域,說明Sony對于味覺市場的看法。
在人人都能吃飽喝足的先進國家,料理確實已經超越生存所需,進入享受甚至是娛樂的領域;而且影像與音樂好壞都已有明確技術定義,唯有味覺仍處在缺乏明確定義的模糊階段,這涉及舌頭感覺與人腦的關系,有待研究之處甚多,成功的話不僅有助于味覺事業,對現有影音事業也有幫助。
雖然Sony產品線中目前沒有廚房用品,但Sony最早的源頭,東京通信研究所,在戰爭結束后推出的首款產品是電鍋,只是后來影音設備比較好賣,才沒有繼續推出廚房家電產品;現在電視與手機既不可能獨霸全球,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進軍廚房,說不定能替Sony娛樂事業打開新的活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