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

        作者: 時間:2019-02-28 來源:鎂客網 收藏
        編者按:2月27日,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召開“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專家解讀會”,發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本次評選活動分為推薦、初選和終選三個......

          6. 首次直接探測到電子宇宙射線能譜在1TeV附近的拐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2/398066.htm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

          我國首顆天文衛星悟空號(DAMPE)的電子宇宙射線的能量測量范圍比起國外的空間探測設備(如AMS-02、Fermi-LAT)有顯著提高,DAMPE合作組基于悟空號前530天的在軌測量數據,以前所未有的高能量分辨率和低本底對25GeV—4.6TeV能量區間的電子宇宙線能譜進行了精確的直接測量。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評獎委員會秘書Lars Bergstrom教授肯定了這是首次直接測量到這一拐折。

          7. 揭示水合離子的原子結構和幻數效應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王恩哥和徐莉梅研究組與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高毅勤研究組等合作,開發了一種基于高階靜電力的新型掃描探針技術,刷新了掃描探針顯微鏡空間分辨率的世界紀錄,實現了氫原子的直接成像和定位,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單個鈉離子水合物的原子級分辨圖像,并發現特定數目的水分子可以將水合離子的遷移率提高幾個量級。這對離子電池、防腐蝕、電化學反應、海水淡化、生物離子通道等很多應用領域都具有重要的潛在意義。

          8. 創建出可探測細胞內結構相互作用的納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術

        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棟研究組與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和Eric Betzig等合作,發展了掠入射結構光照明顯微鏡(GI-SIM)技術,該技術能夠以97納米分辨率、每秒266幀對細胞基底膜附近的動態事件連續成像數千幅。研究人員利用多色GI-SIM技術揭示了細胞器-細胞器、細胞器-細胞骨架之間的多種新型相互作用,深化了對這些結構復雜行為的理解。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杜克大學Xiao-Fan Wang教授評論認為,這項工作發展了一項可視化活細胞內的細胞器與細胞骨架動態相互作用和運動的新技術,將會把細胞生物學帶入一個新時代。




        關鍵詞: 納米機器人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兰坪| 龙井市| 美姑县| 井冈山市| 永泰县| 双江| 宁明县| 兴海县| 宜章县| 冀州市| 乐平市| 刚察县| 综艺| 农安县| 来安县| 津市市| 安溪县| 平远县| 资溪县| 淮安市| 乌拉特后旗| 莲花县| 葫芦岛市| 林口县| 海淀区| 迭部县| 巢湖市| 子洲县| 高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开化县| 依安县| 英山县| 容城县| 同江市| 青神县| 印江| 克山县| 桓台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