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壯士斷腕”無人駕駛能夠拯救蘋果內憂外困嗎?

        “壯士斷腕”無人駕駛能夠拯救蘋果內憂外困嗎?

        作者: 時間:2019-01-31 來源:智能相對論 收藏

          可是,如此龐大的項目團隊并沒有給帶來像iPhone那樣對有顛覆性的指引技術,相反,在尋求合作伙伴過程中的處處碰壁,讓身心疲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1/397326.htm

          奔馳和寶馬是首選的合作伙伴,這兩個品牌除了自身具備很強的實力外,在品牌形象和定位方面也與蘋果調性相符。當時,蘋果想與它們共同打造自動駕駛電動車,但搞錯了主次的蘋果想要控制CAN總線數據和項目主導權,體量并不弱于蘋果的奔馳和寶馬自然不會放低姿態,雙方談判以失敗告終。

          去年5月,蘋果終于和大眾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自動駕駛的無人車。不過項目是以對大眾T6廂式車的改造開始,蘋果重點對儀表盤和座椅等部分進行改造,當時還計劃加入各種傳感器和電子設備,底盤、車輪等動力機械部分基本沒動。

          在蘋果的如意算盤里,它先是想請合作伙伴幫忙生產自己設計的車輛;隨后,它希望合作伙伴可以直接提供諸如底盤、動力系統這類核心部件;再到后面蘋果徹底放棄了自己的控制權,只要求合作伙伴用自己的傳感器和軟件來改造現有車型了。

          蘋果的委曲求全,使得它對合作伙伴的姿態也變得越來越低。蘋果自己也清楚,大眾在汽車行業的定位就如手機中的小米,突出的都是性價比,蘋果寧愿“自降身段”牽手大眾,蘋果在無人車項目上背負的壓力可見一斑。

          在與大眾的合作計劃中,原定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T6的改造開發,但從目前來看,這個項目已經腹死胎中了。對于這個問題,內憂外困下的蘋果做出了主動“斷臂”的回答。

          攘內先安外,蘋果自動駕駛解困的幾個方向

          面對當前的困境,蘋果顯然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放棄的用意就是要集中全力安定內部,鞏固已經出現危機的蘋果生態圈。

          此時的蘋果就像一個拳手,將打出的拳頭收回(放棄無人駕駛項目),考驗蘋果的不光是勇氣,還考量著蘋果的智慧,再次出拳時應該用多大的力量擊向哪個方向?

          1、無人駕駛項目暫時放棄,并不代表永遠放棄

          雖然不斷有無人駕駛項目量產車型下線、商用落地等“好消息”傳出,但根據行業判斷,在短時間內,無人駕駛是無法全面普及的。

          自動駕駛領域公認的老大Waymo的CEO John Krafcik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未來幾十年自動駕駛都無法普及,而且那種完全不需要人類司機協助與交互,車輛自己就能全天候運行的無人車也不存在。Waymo花了7年時間才讓第一輛無人車上路,又用了兩年多時間才推出一小只無人車隊,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進程非常緩慢。

          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也認為“汽車不用方向盤就能自動駕駛還不可能”。蘋果或許正是因為在扎入無人駕駛研究后才發現,這將注定是一個長期項目,在基礎理論或者基礎設施建設沒有突破之前,無人駕駛的研發仍將以現在的速度緩慢推進,而其中需要投入的資源又是難以估算的。

          暫時的放棄并不代表永久放棄。

          蘋果非常清楚,無人駕駛對于未來掌控社會生產力的人工智能意味著什么,庫克就將其稱為“所有AI項目之母”。對于一直想在AI時代有所作為的蘋果來說,現在暫時放棄,蓄勢聚能,再在未來一個合適的時機重新進入,或許會比現在苦苦支撐所面臨的阻礙和困難少得多。

          2、揚長避短,從自主系統和傳感器入局

          造車蘋果確實不擅長,與汽車行業巨頭合作也缺乏話語權,但在無人車的自主系統、車聯網系統及專用傳感器方面,蘋果則有非常豐富的研發和應用經驗,而這方面,卻正好是傳統車企所缺乏的。

          去年11月份時,庫克就曾向媒體證實,蘋果正在研發用于無人駕駛汽車的自主系統。在此之前,蘋果還用CarPlay進行了車聯網系統方向的布局。蘋果從造無人車轉向無人駕駛自主系統的戰略方向是比較符合公司實際的。

          對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無人駕駛市場的規模都將超出以往的想象,只要蘋果愿意將姿態稍微放低一點,憑借蘋果在系統開發方面的底蘊,從系統和傳感器入局,從中攫取的利潤的并不會比現在以iPhone為主的硬件銷售少。

          3、創意、設計和生態一個也不能少

          我們可以將以iOS系統為核心構建的軟硬一體化封閉的生態系統看成蘋果商業帝國的獨有優勢,在這個生態圈內,用戶有著更強的軟件和互聯網服務消費意愿,在硬件廠商和軟件公司的選擇中,后者顯然有更大想象空間,這也是小米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原因。

          在未來,如果蘋果公司沒有進入造車領域,那么在無人駕駛自主系統構建下的蘋果生態將是蘋果公司能夠立足于無人駕駛市場的“殺手锏”。

          在以前,蘋果的生態圈只在內部循環,而現在,蘋果正在逐漸釋放系統開放的信號。

          去年,先是對標Netflix,加大力度制作原創視頻節目,Apple Music登陸亞馬遜Echo;接著在年末時又與三星電視合作,即三星智能電視用戶可以訪問iTunes電影和電視內容,同時AirPlay 2也可以支持iPhone和iPad用戶將內容發送到三星的智能電視上,后來AirPlay 2的服務又擴大到LG、索尼和VIZIO三家。

          蘋果或許已經意識到了,以前那種軟件硬件一體的絕對掌控權策略需要改變,未來物聯網爭奪的重點就是硬件入口,而無人車又是物聯網時代的最重要的核心硬件。

          如果未來,蘋果成功開發出了 “Apple Car”,那么,由iPhone定義手機時所帶來的創意、設計和生態一個都不能少;如果“Apple Car”仍還只停留在PPT里,那么主動出擊,跳出圈外,通過自身軟件服務的優勢,構建一個開放的、空間更為廣闊的“大生態圈”,這樣的贏面也是很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無人駕駛 蘋果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吴江市| 盐津县| 库车县| 富川| 石景山区| 原平市| 株洲县| 海丰县| 青神县| 阿荣旗| 荃湾区| 皮山县| 江津市| 绥化市| 民乐县| 水城县| 深泽县| 广汉市| 保定市| 沾化县| 长岛县| 合阳县| 神池县| 潜江市| 乌鲁木齐县| 沙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永仁县| 金秀| 托里县| 西宁市| 兴隆县| 环江| 潞西市| 织金县| 岳阳市| 报价| 吐鲁番市| 拜城县| 横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