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從ISSCC 2019看電源、模擬、數據轉換器、前瞻領域的技術動向

        從ISSCC 2019看電源、模擬、數據轉換器、前瞻領域的技術動向

        作者:王瑩 時間:2018-12-2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2電路的趨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2/396093.htm

          2.1電路的論文接受情況

          澳門大學的羅文基教授介紹道,電路方面文章主要有兩組,第一組是傳感器接口,遠東區有1篇入選,歐洲3篇。第二組是模擬技術,主要關注傳統模擬電路技術,其中有2篇文章來自遠東,3篇北美,2篇歐洲。模擬方面還有1個教程(tutorial),是關于電流感測(currentsensing)技術的。

          會上總共介紹了十余篇論文,其中有4篇來自遠東,8篇北美,4篇歐洲。遠東區中,有2篇來自中國臺灣,1篇是韓國,一篇是日本的。

          2.2傳感器接口

          2.2.1CMOS溫度傳感器。

           基于電阻式CMOS溫度傳感器方面,如圖2所示,從2014年到2019年,電阻式CMOS傳感器在resolutionFOM(分辨率函數)方面逐年變好。在最近幾年,BJT(雙極結型晶體管)已經被電阻式CMOS超越。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本次有第一篇基于電阻式CMOS的技術,能做到小于0.4℃的溫差,且只用一個校準點,這方面過去是BJT擅長做的,而且比傳統的基于BJT的效果還好。

          2.2.2晶振功耗。IoT設備需要快速啟動,通常要放大信號,才能令啟動加快。但這限制了放大器的帶寬,致使功耗效率降低。本次會議中有一篇用了I/Q調制原理,只需要DC放大(amplification)。相對地,放大器帶寬就可做得很小,使功耗可以降得很低。

        4.jpg

          圖3是最近幾年晶振的降低情況,可見在各種學術會議中,ISSCC2019所發表的功耗指標是最低的。

          有兩部分的文章。第一部分是傳感器接口,如圖4,有2篇論文。第一篇來自ADI公司,主要做EMF(Energy measurement frontend,能量量測前端),通過使用準確的片內電流和電壓基準子系統,使用insitu Back ground calibration技術實時對系統進行校正,從而使系統能連續工作,同時又能保證良好的精準度。另外一篇文章是關于MEMS加速度計的,東芝發表的。亮點是性能指標很高:能做到11倍FoM(品質因子)的提升,還有9倍的噪聲降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湘阴县| 咸宁市| 会泽县| 大关县| 桃江县| 彰武县| 玛曲县| 滨海县| 梅州市| SHOW| 宁城县| 龙州县| 岳阳县| 潢川县| 电白县| 威海市| 玉山县| 霍山县| 上犹县| 新密市| 阿城市| 通渭县| 南康市| 望奎县| 吉木萨尔县| 汽车| 蓝田县| 靖宇县| 奇台县| 孟州市| 沾益县| 台中市| 蒲江县| 东城区| 连江县| 望城县| 黎平县| 台南县| 兰西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