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D打印要爆發,需要一個大金主
3D打印技術原型自1982年出現以來,已經發展了36年,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形成了一個大產業。尤其突出的是,在傳統的減材制造之外搞出了一個增材制造,預示著新的工業革命,代表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2/395287.htm雖然進步極大,但是,3D打印行業的市場規模目前還偏小。2017年,全球3D打印行業的市場規模為73.36億美元(約500億元),中國3D打印產值約100億元。可喜的是,中國和全球3D打印行業的增速較高,最近幾年的年增長率超過33%。按照這個增速,2018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可以達到660多億元。這與12萬億美元的全球制造業規模相比實在是太小了,預示著后續發展空間非常非常大。
面對3D打印技術的顛覆性變化,政府和行業都很重視。2017年12月13日,十二個國家部委聯合發布了一個重磅文件,即《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為行業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文件所提出的內容非常全面,也比較具體,很是振奮人心。不過,結合筆者在3D打印行業的經驗和信息,行業內的大部分公司仍然生存困難,銷售不易,這大大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和從業者的信心。因此,筆者提出一個觀點供業內參考:中國3D打印要真正爆發,發展成一個大產業和大體系,急需一個大金主,而且現在正是最需要的時候。
在討論這個觀點前,我們不妨對標下中國互聯網行業。在1994年,中國正式加入Internet后,互聯網一下子激發了很多人的夢想,成立了不少公司。到了2000年,已經形成了早期的幾大門戶網站王者,新浪、搜狐、網易等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了。此階段的互聯網公司,每年的財報很難看,還處于燒錢造夢階段,年年都在虧。2000年納斯達克股市泡沫破滅,更是讓互聯網公司墜入最低谷,幾個明星公司的股價都在一美元之下,面臨隨時摘牌的巨大危機。
就在中國互聯網公司面臨生死劫難的緊要關頭,一個大金主出現了,2000年12月,中國移動公司推出了偉大的“移動夢網計劃”,附帶著把所有互聯網公司拯救了。在這個過程中,騰訊每年的業績翻倍增長,長期霸占移動夢網計劃業務量的一半以上,一些互聯網上市公司紛紛宣布盈利,迎來了美妙的春天,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大家現在都知道,互聯網公司目前可以說是中國最賺錢、最有實力的代表,最近幾年,騰訊和阿里巴巴爭相雄霸亞洲公司市值之王。
回顧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中國移動公司這個大金主起到了巨大的貢獻,讓中國互聯網公司大面積、大規模雄起,能夠與美國科技巨頭齊頭并進。中國移動公司在此過程中也取得了世界級的地位,獲得了多贏的結果。
回到3D打印行業來,雖然行業增速很高,但是大部分公司普遍不賺錢,過著苦逼的日子。另外,3D打印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力度、廣度、深度仍然沒有預期的那么高。
那么,問題來了:3D打印行業是否存在著一個大金主,能夠快速帶動行業取得大突破?同時,這個大金主的投入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形成良性循環?還有一點,讓中國的智能制造突出重圍,創造國家層面的大利好?
這里面包含了3層利益:大金主自身的利益,3D打印行業的利益,國家利益。如果都能充分滿足,那這事情就值得大干特干了。
這么美好的設想,可以實現嗎?
我認為完全可以。
3D打印行業理想中的大金主是一個未來市值很大的高科技平臺公司,總部位于北上廣深杭或某省會城市,國家層面支持成立3-5家公司(形成互相競爭發展的態勢),屬于混合制企業,把企業資金、地方政府資金、產業基金、金融資本等都吸引進來,注冊資本10億元起步,先在經濟發達省份的國家級開發區進行試點,依托開發區的制造企業聚集優勢,成立一個投資總額約5000萬元的“智能制造共享平臺”(以3D打印技術為中心)的運營公司,服務好當地數千家企事業單位,讓3D打印設備也得到高效率的利用,產生較好的現金流,支撐運營公司的良性發展,對當地制造業的產品更新換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終為地方經濟做出巨大的貢獻,實現多贏。
在2-3家試點的基礎上,快速向其他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復制該模式,并逐步形成3D打印云平臺,實現互聯網+3D打印的軟硬雙輪驅動,5年左右即可上市,獲得更多資金推動平臺發展,10年左右有望成為市值超過1000億元以上的科技巨頭,讓各個層面都獲益。
這樣一個智能制造共享平臺,需要采購很多的相關設備,可以充分帶動3D打印行業的銷售、服務、設計等業務。因為采取了企業運作模式、混合制約機制,所采購的設備要求性價比極高,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從而保障各個子平臺的良好運營,產生較好的收益。
按照《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這個文件,原文里有一句話是:“建成一批公共服務平臺”。智能制造共享平臺就是落實文件精神的具體措施。
根據最權威的2018年版《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全國共有國家級開發區552家和省級開發區1991家,合計2543家,這還不包括其他數千家的小開發區。從這些數據可以判斷出,智能制造共享平臺將是一個快速增長10年甚至20年的優質項目。
按照一個智能制造共享平臺5000萬元的投資額度,100家就可以直接帶動50億元的行業銷售,預計再間接帶動100億元的銷售,這對行業規模的快速爆發意義重大。
2018年中美貿易戰是值得歷史銘記的重要一年,其中,美國打擊中國的一個重點就是“中國制造2025”,這越發證明了中國制造業升級換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智能制造共享平臺的大規模建設和運營,將強有力的促進中國智能制造的發展,利國利民。
以上設想和策劃,歡迎3D打印行業內外人士、政府領導、各路專家討論,發表您的看法,共同推動該項目的落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