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讓微軟煥發第二春,微軟市值能否超蘋果?
截至11月26日,蘋果市值8286億美元,微軟市值8172億美元,兩者市值差距逐漸縮小,相差僅114億美元,特別可能會考慮對iPhone加稅,將導致微軟實現對蘋果的超越。受可能加稅影響,蘋果盤后下跌2.11%,市值進一步縮水175億至8111億美元,這樣一來,微軟有望在今天晚上美股開盤后實現,市值領先蘋果,一舉成為全球最大企業,屹立世界之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1/394938.htm高價iPhone需求疲軟,蘋果市值重挫
蘋果作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科技企業,最高市值1.12萬億美元,也是全球最賺錢企業,2018財年營收2655億美元,利潤高達595億美元,同比增長23%。然而,進入11月后,蘋果市值遭受重挫,相比高位蒸發接近3000億美元,是什么原因導致急劇下降?

首先,全球資本市場大動蕩,大多數科技巨頭面領壓力,包括蘋果和亞馬遜一塌糊涂,這兩家巨頭早前市值均突破萬億美元,但在動蕩的資本市場迎來重大調整。
其次,售價飆漲的iPhone已成為奢侈品,讓果粉失去換新機沖動。盡管提高高售價銷量未得到提升,但促使蘋果營收和利潤不斷飆漲,只是帶來越來越多果粉將會選擇放棄蘋果手機,轉向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而華爾街也開始擔憂蘋果未來,尤其對iPhone需求惶惶不安,最終,蘋果在資本市場遭遇血洗。
再次,自庫克掌舵蘋果后,讓蘋果公司變得更加貪婪,一心只盯著果粉的口袋。自iPhone X后售價開始大幅上漲,我們不得不承認,庫克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從每件設備獲取更多利潤,帶領蘋果成為最賺錢的公司,市值更是一塵絕騎,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特別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后,這個里程碑事件,注定寫入科技史和商業史。但蘋果的貪婪,iPhone缺乏創新反而售價不斷飆漲,逐漸讓果粉放棄使用iPhone,導致銷售疲軟。或者說,庫克不能向喬布斯哪樣改變世界,只有不斷吃老本,喬布斯遺留下的老本終究會被庫克掏空。

最后,國產手機崛起,特別在國內市場,不斷貪食蘋果的份額。在中國市場,iPhone不再是暢銷品,取而代之的是華為和小米等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爭奪中,華為也已超越蘋果,iPhone光環正在褪去,庫克頂著喬布斯培育的龐大果粉優勢也將面臨消失殆盡的局面,從全球市場出貨量輸給華為開始,iPhone注定失去昔日光彩,曾引以為傲的iPhone,不斷被競爭對手超越的局面令人嘆息。
微軟煥發第二春,這個巨頭再次崛起
雖然蘋果營收和利潤等經營數據強勁,不過市值遭遇資本市場血洗反差鮮明,一塌糊涂,然而在物聯網資深專家楊劍勇看來,微軟在這一波大調整中,穩健的經營數據,以及面對未來轉型取得成效,這一波科技市場大動蕩,微軟調整幅度并不大,市值一直站在8000億美元以上。微軟在10月底實現超越亞馬遜后,如今有望再次超越蘋果成為全球最大企業,再次屹立世界之巔。
首先,微軟再次崛起核心在于掌舵人納德拉,自他在2014年接棒微軟后,積極謀劃轉型,在他帶領下,微軟不再是一家傳統軟件公司,銳變為平臺型企業。

其次,面向未來轉型取得成效,營收在2018財年實現突破千億美元大關,最新季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9%至291億美元,特別智能云服務增長迅猛,由Azure 云計算平臺、Office 365云生產力平臺、Dynamics 365 企業應用云平臺構成的微軟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24%至86億美元。而Azure云業務增長迅猛,營收同比增長了76%,蠶食著亞馬遜AWS市場份額。在全球,微軟是亞馬遜最強勁的競爭者,亞馬遜AWS最季度營收為51億美元,而微軟智能云服務創造了86億美元收入,整體營收超過亞馬遜,成為云服務領頭羊。
再次,微軟以云、物聯網和人工智能引領全球數字化轉型,憑借強大的計算能力、算法和海量數據為開發者提供了AI能力,提高物聯網易用性,諸如Azure IoT等服務幫助制造商實施工業4.0,包括ABB、通用電氣和西門子等工業巨擘都在利用Azure開發自己的物聯網平臺,在物聯網方向大舉進攻,也將推動微軟云服務進一步增長,帶動整體營收。
最后,微軟以云和AI為基礎,在所有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中使用AI技術,使“云”無處不在,最終,勢必助推市值超過蘋果公司,并有望突破萬億美元。
可以說,云和AI撐起這個昔日稱霸PC時代的帝國再次崛起,不僅市值大幅飆漲,且不斷刷新紀錄,讓沉睡多年的巨頭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具成長性的科技企業,作為微軟掌舵人的納德拉,不僅把微軟從泥潭中帶出,成就了微軟,也譜寫自己傳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