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從量變到質變!汽車業自主品牌步履維艱

        從量變到質變!汽車業自主品牌步履維艱

        —— 從量變到質變!“中國制造”新名片正在誕生!
        作者: 時間:2018-09-07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借鑒模仿到正向研發,從被合資品牌完全壓制到初露鋒芒,自主品牌這一路走來步履維艱,卻堅定地走出了一條獨具自身發展特色的崛起之路來。

          從1992年中國汽車產量首次突破百萬輛,到連續9年產銷量蟬聯世界第一,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9/391632.htm

          這其中,自主品牌的貢獻功不可沒。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084.7萬輛,同比增長3%,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9%。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借鑒模仿到正向研發,從被合資品牌完全壓制到初露鋒芒,從依靠打開局面到實現轎車與的兩翼發展。自主品牌這一路走來步履維艱,卻堅定地走出了一條獨具自身發展特色的崛起之路來。

          如今中國自主品牌已經傲然屹立于世界汽車品牌之林。

          以技術撬動市場

          8月31日-9月2日,主題為“改革開放四十年產業開啟新征程”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召開。汽車旗下瑞風S7超級版作為“先進技術代表車型”參加展示并提供試駕。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創立于2005年,素有汽車界“達沃斯論壇”之稱,是中國汽車行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泛的年度行業盛會。

          能夠在泰達論壇上嶄露頭角,體現了業界對品牌實力和技術品質的充分肯定。

          以往,自主品牌車型總是被冠以“抄襲、山寨”的名號。不管是外觀與內飾設計上,還是在發動機、變速器、底盤核心三大件上,在普通消費者的眼中,自主品牌與合資之間的距離至少相隔十年。

          但如今,伴隨著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自主品牌已完全擺脫了低質低價的形象。

          就以旗下的瑞風S7來說,作為代表江淮品牌向上與最具技術含量的車型,瑞風S7超級版集合了江淮50多年造車經驗、全球五層研發體系超過十年技術沉淀于一身,這款歷經60個月打造的新車性能達到了媲美德系車型的水準。

          在被視為是汽車最重要性能指標之一的空氣動力學性能上,目前許多中國品牌在此項性能研發上與合資品牌仍存在差距。瑞風S7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由日本、美國及國內的團隊聯合開發,通過試驗實測該產品達到德系主流車型水平。

          在汽車最為核心的動力技術上,瑞風S7提供的1.5T缸內直噴發動機曾榮獲中國年度十佳發動機。同時,在保證駕駛者駕乘體驗的同時兼顧低油耗。

          在安全性方面,瑞風S7超級版則搭載了TESS爆胎應急安全系統,這是繼安全帶、ABS、安全氣囊后的第四代汽車被動安全保護裝置,能大幅度減少車輛爆胎造成的人員傷亡,也是國內首次被應用在乘用車上。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泰達論壇,包括瑞風S7在內的多款車型都曾為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合峰會等國內外重大活動保駕護航,從中足見江淮的品牌實力。

          中國制造“新名片”

          如果說瑞風S7代表了自主品牌當下不容忽視的實力,那么江淮的發家史就是自主品牌崛起的一張最閃亮的名片。

          1964年合肥江淮汽車制造廠正式成立,第一代江淮人白手起家;1968年,生產出第一輛“江淮牌”載貨汽車,填補了安徽汽車工業空白;1990年,第一臺HFC6700系列底盤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客車專用底盤的市場空白;1997年5月18日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3月3日,江淮汽車首次出口歐洲,撬開出口國際高端市場的大門;2001年,“江淮汽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02年,江淮汽車第一臺MPV——“瑞風”正式下線。

          2008年,伴隨著第一輛轎車“賓悅”的下線,江淮正式進軍乘用車領域,拉開了新的品牌篇章。

          此后,憑借54年的歷史積淀,江淮連續榮獲“全國質量獎”、連續三年獲“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研發雙離合自動變速器打破了技術壟斷;并接連成立了海外設計中心;與大眾與蔚來的合作更是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為品牌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2016年,江淮汽車發布“十三五”總體戰略,確立了“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的戰略方向。當年,江淮汽車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全年產銷各類整車65萬輛,同比增長近10%,各項經濟指標向好。

          如今的江淮,已經成為了一家在、MPV、轎車、皮卡、輕卡、重卡、客車、新能源等領域全面發力的綜合性汽車集團。

          自主品牌強勢崛起

          不只是江淮,這兩年來,自主品牌的崛起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側目。即便是在全球市場上,我們的自主品牌車企也已經牢占了一席之地。

          奇瑞的出口業務覆蓋了全球80余個國家和地區;比亞迪已連續三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長城立志將哈弗打造成全球第一的SUV品牌……

          江淮方面,目前,南美洲、非洲、中東、東南亞、西南亞和東歐130多個國家或地區已紛紛成為江淮開展國際業務的重要戰略市場,并已成功進入歐洲的土耳其、意大利及北美的墨西哥等高端市場。

          2017年,江淮SUV版塊出口超過4萬輛,成為中國品牌SUV出口冠軍。僅僅今年1-7月份,江淮汽車整體出口5.2萬輛,同比增長27.63%,其中SUV就占據了3.6萬余輛。

          從低端車起步到走向國際舞臺,改革開放40年,中國汽車制造業實現了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創新的全面蛻變,如今的這些本土車企已經完全能夠代表中國先進的制造水平。

          自主品牌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的同時,正在由“量變“向著”質變“跨越。數據顯示,2000年初,自主品牌乘用車與合資品牌的市場占比為3:7,但到了2017年,自主品牌乘用車的銷量已達到1084.7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9%。

          從1992年中國汽車產量首次突破百萬輛,到連續9年產銷量蟬聯世界第一,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汽車工業在迎來高速發展的同時,自主品牌也在市場上拼命追趕。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借鑒模仿到正向研發,從被合資品牌完全壓制到初露鋒芒,從依靠SUV打開局面到實現轎車與SUV的兩翼發展。自主品牌這一路走來步履維艱,卻堅定地走出了一條獨具自身發展特色的崛起之路來。

          作為自主品牌新勢力的代表,江淮近年來一直堅定不移地深耕技術創新,以此推動著自主品牌的技術與品牌升級。面對中國汽車市場愈發白熱化的競爭格局,以江淮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還將如何引領中國汽車品牌由“量變”走向“質變”,業內外將拭目以待。



        關鍵詞: 江淮 SUV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南木林县| 聂拉木县| 平武县| 思茅市| 五大连池市| 康定县| 彩票| 长宁区| 博爱县| 波密县| 西畴县| 云安县| 延长县| 牟定县| 双桥区| 台山市| 彭泽县| 闻喜县| 泊头市| 永宁县| 英德市| 延寿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六安市| 藁城市| 潼关县| 绩溪县| 肃宁县| 东兰县| 昌吉市| 延津县| 札达县| 龙海市| 双桥区| 噶尔县| 庄浪县| 密山市| 鸡西市| 巴林左旗|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