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智能跑鞋,為什么會吸引索尼、英特爾們的目光?

        智能跑鞋,為什么會吸引索尼、英特爾們的目光?

        作者: 時間:2018-09-06 來源:極客公園 收藏

          說到智能,大家腦海里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手環、手表這樣的產品,或許因為它們太過風光,又或許是廠商們對這些類型發力更多,很多人似乎忽視了腳下每天都很低調的—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9/391572.htm

        智能跑鞋,為什么會吸引索尼、英特爾們的目光?

          ▲圖自 Nike

          鞋,尤其是運動鞋,作為的重要部分,一直都是人們日常必須的物品??赡芤惨驗檫@樣,在科技上的嘗試常常從實用性考慮,看重材料和設計的改進,卻很少帶來酷炫的科技嘗試,但這一切現在正在悄悄改變。

          Nike、Adidas、Under Armour、李寧等品牌都開始加快鞋類科技的探索,甚至索尼、小米、必勝客這些公司也都想要以跨界的方式來為智能運動鞋的競賽加把火,那么,這把火究竟能否點燃人們的熱情呢?

          數據深耕的試驗田

          大多數人不是不喜歡科技感十足的運動鞋,但面對幻想和現實的差距往往有點無可奈何。

          很多人喜歡拿科幻電影和電視舉例子。那么1985年上映的電影《回到未來》中那雙能自動系鞋帶的運動鞋,大概就是對「未來的鞋」最貼切的注腳。只不過當年的假想真正實現還是晚了很多,電影上映27年之后,2016年這雙鞋才被Nike制造出來,當年電影里穿著這雙鞋的Michael J. Fox早已從活蹦亂跳的年輕小伙變成了身患帕金森病的老人,這也許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要打造一雙帶有未來感的鞋到底有多困難。

        智能跑鞋,為什么會吸引索尼、英特爾們的目光?

          ▲圖自Nike

          即便如此,技術的發展還是給運動鞋提供了可能,并且逐漸走上了兩條路,而從這兩條路中,我們也許能一窺未來鞋子進化的秘密。

          穿在腳上的鞋,一直以來都是保護人類行走的利器。人類沒有動物那樣堅實的四肢,所以一雙好鞋,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穿著舒服,幫助在日常行動時保持良好狀態,因此,鞋子走上的第一條路就是用技術進行功能輔助。

          聽起來有點深奧,不過前面提到能自動系鞋帶的鞋子也許能說明這一點,鞋帶本來要我們自己來系,但如果完全不用動手操作,那么就很省心也會更舒服。從這個方向上進行探索的可不止Nike,運動品牌Under Armour就在實用性上下足了功夫。

          為了讓跑步愛好者能夠聚焦于自身鍛煉,這家公司最開始通過在鞋內植入運動芯片,來測量使用者在跑步過程中的距離、位置、步數、步頻、熱量消耗等信息,但這似乎并不比智能手環高明多少。

          直到2017年Under Armour推出了升級之后的智能跑鞋,通過植入加速度傳感器,它可以在跑步前對用戶進行深蹲跳躍測試,并從測試結果中的彈跳高度、持續時間來建議使用者是否適合跑步,運動量應該是多少,這項功能開始幫助人們運動時保護自己的身體。

        image.png

          ▲圖自 Under Armour

          「站在原地起跳,通過起跳數據你可以知道你今天會有多少力量。如果你重復多次跳躍,就能得到一個關于原地起跳的數據基準線,這條線能告訴你今天身體非常好,還是一般,又或者是很疲憊,接著我們才會針對這一天來智能制定出合適的訓練?!筓nder Armour 副總裁 Paul Winsper認為,智能運動鞋的核心是去幫助人去掌握自身狀態,「運動不是越劇烈越好,一味機械式增加強度,訓練中就會增加受傷風險?!惯@種在過去無法利用的數據,通過安裝在鞋內的傳感器得到了很好的反饋,這正是利用技術去進行功能輔助的優勢所在,不止Under Armour,Nike、李寧以及小米等品牌都在這條路上進行嘗試。

          設計進化的競技場

          但廠商顯然不僅僅滿足于內在的升級,隨著3D打印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運用,第二條路,即用技術進行設計輔助的方式漸漸明確。這條路不但能讓人們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那雙鞋,還可能創造出制造行業的新秩序。

          每個人的腳都像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生物特征。但大部分能買到的鞋并非為每個人量身打造,傳統制造行業的模具生產和定制化服務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但3D打印技術正在改變這件事。

          通過3D足部掃描技術,配合運動捕捉技術,將得到的數據通過AI技術分析運算,3D打印機能夠制造出最符合你的腳型的鞋。而運動數據則能夠知道你適合什么樣材料的鞋底和緩沖鞋墊。這并非癡人說夢,實際上Adidas已經在測試這項技術,這家公司從2016年開始在3D打印運動鞋進行深度嘗試,現在正在找到方向。

        智能跑鞋,為什么會吸引索尼、英特爾們的目光?

          ▲利用足部掃描就可以打印出合腳的鞋

          「3D打印的好處在于,一旦設計完成,你只要按下一個按鈕,打印出鞋底,只需要兩個小時。而過去的傳統方式,這個步驟需要一個多月來打造模具?!笰didas副總裁Gerd Manz對這件事的理解更深一層,他認為通過搶占3D打印技術,品牌方將牢牢掌握用戶的選擇權,因為他們知道,人的雙腳對于鞋的依賴如此重要,一旦能夠穿的更舒服,就再也不想回到過去,這樣做的不僅僅是Adidas,Nike、匹克等也都在不斷嘗試。

          從成本方面來講,過去售價上千美元的3D打印鞋正在一步步降低售價,Adidas在今年年初發售的Futurecraft 4D價格就從第一代的333美元降低到了300美元,這個價格雖然還是顯得昂貴,但正在以可見的速度慢慢降低。

          技術對于設計輔助的嘗試還不僅如此,品牌制造者明白,外在設計是否獨一無二也能成為人們購買鞋子的重要理由,還記得我們前兩天提到的索尼練手New Balance打造運動鞋嗎?通過一個能夠主動變換的墨水屏幕,一雙鞋原本只能呈現單一形態設計的鞋瞬間就會成為一個千變萬化的時尚品。

        image.png

          ▲圖自 Fashion Entertainments

          而對于鞋這種每天都要穿在腳上的物品來說,不但要給自己看,還要能展示給身邊的人,這種在展示性就可以通過技術的手段得到強化。這和索尼為什么從智能手表上看到了智能運動鞋的可能性一樣,因為其中有著想通之處,如同FES Watch項目負責人杉上雄紀所說的那樣「時尚本身是一種內容,時尚是可以不停去變更的。」這樣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我們曾經介紹的必勝客給鞋子加上點披薩的功能就是這種另類的「時尚」。

          用技術進行功能輔助、用技術進行設計輔助,二者看似讓鞋類產品走上了兩條路,但實際上卻相輔相成,幾乎是給未來的鞋做了最豐富的鋪墊。實際上它們并非簡單的假想,鞋類的智能化已經蓄勢待發。

          蓄勢待發的前夜

          還記得十年前智能手環長什么樣嗎?

          如果細看過去智能可穿戴行業的變化,你會發現實際上真正的爆發時間距離我們并不遙遠。國內留下印象最深的智能手環小米手環1出現在2014年,Apple Watch一代也在同一年發布,這一年出門問問則帶來了智能手表操作系統Ticwear,僅僅過去4年時間,如今的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早已經變成人們日常習慣的產品。

          但在這背后,技術上的嘗試早在2005年蘋果iPod和Nike合作的Nike+應用中就已經出現,這意味著往往產品在技術性嘗試上等待了十年之久。

          智能運動鞋的嘗試最早也是Nike開始,這家公司2006年就有了植入芯片用來計步的運動鞋,在當時受到粉絲歡迎,不過伴隨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的崛起,簡單計步的運動鞋當然就沒有太大優勢,這也正說明簡單的內部升級還不夠,重要的是培養潛在用戶和整體創新。

          于是我們看到,從2013年開始,仍然是Nike,選擇引入3D打印技術,用技術的手段同樣嘗試設計上的升級,如今還有索尼和New Balance的合作,這樣從內到外的創新正在嘗試引起消費者注意。

          相比手環來說,培養智能運動鞋的潛在用戶更加困難,但理解用戶潛在需求之后,廠商們有機會讓人們喜歡這類產品。根據Orbis Research的行業調查,到2022年,智能鞋市場將會穩步增長,達到將近23%的市場份額。這其中離不開上下游各個環節的推動。不止下游制造品牌,上游的芯片廠商也開始將目光集中在了這里,英特爾就是其中之一。

        智能跑鞋,為什么會吸引索尼、英特爾們的目光?

          Intel Curie芯片的首次亮相,就是在2017年的90分UltraSmart智能跑鞋上,這雙來自小米生態鏈的跑步鞋我們也在去年和大家做過評測。得益于Intel Curie芯片的優化,它首先保證了一次充電可以續航60天時間,同時,Intel Curie芯片內置的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六軸傳感器、低功耗藍牙等原件配合自身的計算能力,可以為廠商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持,因此對于這些鞋廠來說,就有余力更好的針對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和個性化定制。

          智能跑鞋在功能上和智能手環有所重合,一定會有人認為智能跑鞋將會替代智能手環或者智能手表。但認真思考你會發現,二者實際上是相互補充而并非替代的關系,無論是手環、手表亦或是跑鞋,它們的智能化是針對特定狀態的屬性增強,但它們本身的屬性卻無法被替代。跑鞋不能像手表一樣顯示時間,手表也不能穿在腳上來跑步。在專業化方向上,二者各自走向了更深度的探索。

          伴隨芯片技術、智能語音交互、蜂窩網絡多種技術的成熟,手表、手環這樣的可穿戴設備才在智能化進程中取得如今的成功,而伴隨芯片技術、3D打印以及的成熟,曾經功能各異,嘗試過不同方向的智能跑鞋也許正開始走向正確的道路,蓄勢待發的前夜,究竟誰能勝出?這場好戲才正要開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中宁县| 兴安县| 饶平县| 大渡口区| 荥阳市| 云林县| 云南省| 郑州市| 田东县| 黔东| 沂源县| 罗平县| 靖边县| 翼城县| 康平县| 龙江县| 金湖县| 隆尧县| 太保市| 万山特区| 甘孜县| 曲阜市| 余干县| 阜城县| 沿河| 开鲁县| 奇台县| 深圳市| 孝义市| 夹江县| 杭锦后旗| 嘉义县| 辉县市| 德令哈市| 宿迁市| 三原县| 化德县| 邳州市| 达州市|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