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份額從0到60%,國產電視芯片是如何崛起的?
國內電視芯片崛起的四大原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91106.htm一、國家重視電視芯片
芯片產業的崛起離不開國家的支持,近年來,“中國芯”的市場地位逐年提升,這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扶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也體現了國家高度重視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中國是電視生產大國,國家對電視芯片的重視不言而喻,海信、海爾均具有國企背景,它們紛紛投入巨資研發“電視芯片”,體現了大力發展的決心。
二、國內電視芯片企業發憤圖強
除了上面提到的華為、海信、海爾在研發電視芯片上的努力和成績,銳迪科、晶晨半導體等國內企業也非常給力。2010年,銳迪科推出了應用于地面數字電視接收的高性能射頻接收芯片RDA5880,這是在國內該領域首顆成功上市的芯片,據OFweek電子工程網獲悉,RDA5880是專門面向中國地面數字電視市場而設計的一款芯片。晶晨半導體在2015年發布了全球首款4K插卡式智能電視處理器解決方案——T866(主芯片)+T101,這一解決方案主要功能是基于Amlogic T866芯片,據悉,Amlogic T866主控芯片成功應用在海爾“魔卡電視”和大麥“分體電視”上。
三、國內電視市場體量大,智能電視是一片藍海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視消費市場,占據一半的市場份額,而只能電視又是未來 的一片藍海,電視芯片的市場前景不可限量。數據顯示,2017年年底,智能電視保有量即達到了1.93億臺,同比增長31.9%。
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智能電視存量超過2.8億臺,占市場比例近60%,智能電視到達率將逐步攀升到70%。就目前而言,國產芯片廠商的占有率仍有較大上升空間,這給了它們非常好的市場供應鏈環境。
四、“漲價潮”給了國內電視芯片更多的機會
近年來,對于電視企業而言,上下游的壓力是很大的,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讓成本控制成為廠家關注的重點。面板連年上漲,進口的電視芯片也一樣。由于臺灣的晨星被聯發科收購,市場形成了“壟斷”,價格提升很多,很多電視企業舉步維艱。這給了國內電視芯片企業提供了機遇。目前國內智能電視芯片主要以單芯片為主,一方面有成本優勢,另一方面降低了智能電視的設計和研發難度,相對于進口關稅等成本,國內企業的優勢明顯。
高端電視芯片仍需持續發力
相對于國際頂尖的芯片企業,國內的電視芯片企業仍以中低端芯片供應為主,在知識產權和高端電視芯片上,仍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如8K分體電視等領域。由于芯片研發是個長期的國產,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愿意去等,也期待著它們創造新的成績。可喜的是,華為、海信等國產電視芯片領跑者正在一步步兌現當初的諾言,它們正在用“芯”助力大國崛起。
從海信成功研制中國第一塊超高清畫質引擎芯片到華為海思推出的高端電視芯片hi3751V510,目前已成為主流4K電視的“標配”。“中國芯”正在用“芯”突圍,這一次它們的主戰場是電視芯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