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米OV忙漲價、聯想諾記搶市場,2018手機市場憑什么就得“消費升級”?
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在2019下半年5G技術商用之前,各家都在忍受著“青黃不接”的煎熬。2018年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呈現大規模同比下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9785.htm總覽今年的國內手機市場,整體定價呈現出兩級分化的態勢。作為頭部品牌的“華米Ov”高端機型價格持續走高,紛紛刷新去年各自保持的記錄。而另一邊,去年廠商因“無力不起早”而紛紛叛逃的千元機市場開始出現新的生機,除了紅米、魅藍等“千元釘子戶”,還增加了回歸的聯想手機、諾基亞、錘子等品牌。

“向左走、向右走”的畫面正在成型,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些廠商打著“消費升級”的旗幟扯下“低價”標簽,;而另一些廠商則一顆紅心要將低價進行到底呢?
頭部玩家開啟溢價模式
對于手機行業的頭部玩家來說,由于國內市場經歷多年發展,已經從增量市場進入“零和博弈期”,面對5G商用未至的“紅利真空期”,既要與同為頭部的友商形成差異,又要應付后方對手的窮追猛趕,還要保持營收穩定增長,要么提高產品本身的溢價能力,要么就要尋求新的增量市場。

而想要提高溢價能力,增加每部手機的利潤,就要求廠商在設計或功能上尋求創新,例如今年華為P20系列的徠卡三攝、vivo的屏下指紋、或是OPPO的雙軌潛望結構與結構光都在產品上形成了自身差異。
至于出海,則是尋求出貨量增長的另一種途徑。而選擇出海的國家“門道”也不少:非洲、拉美等第三世界國家,雖然作為增量市場潛力巨大,但是由于國民購買力有限,銷量好的多是廉價機型,銷量可觀卻并不利于品牌的建設,這對于小米、華為等多品牌戰略的廠商,用獨立品牌推廣是個出路。但想要獲得更多利潤,同時不影響自身精品形象,所以歐美國家市場的認可則是當務之急。
更為高端、國際化的產品線,提升了手機廠商的品牌實力,而在研發與推廣中加大的投入,也體現在了各家旗艦機型普遍提高的售價之上。廠商的精品化戰略,被打上了消費者“消費升級”的標簽,在“頭部玩家”漲價潮的帶動下,2018Q1全球手機市場均價上漲21%。
被“消費升級”
所謂“消費升級”真實存在,不過是否與你有關,還真不一定。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2017年中國基尼系數(衡量貧富差距的指數,數字越大代表貧富差距越大)為0.4670,較2016年上漲0.002,意味著國內貧富差距水平正在擴大。
就在中國的有錢人成為全球最大的奢飾品“血拼”群體的同時;你的社交圈子中,不斷彈出的“拼多多”砍價鏈接,還是證明了低價仍有廣大市場。這也就證明了為什么小米在武大發布會上宣布“硬件綜合利潤率用不超過5%時”,能夠得到行業的重點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