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如何處理由電源引起的MCU啟動失敗?

        如何處理由電源引起的MCU啟動失敗?

        作者:電源 時間:2018-05-1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對于主掉電后需要繼續(xù)工作一段時間來用于數據保存或者發(fā)出報警的產品,我們往往都能夠看見產品PCB板上有大電容甚至是超級電容器的身影。大容量的電容雖然能延時系統(tǒng)掉電,使得系統(tǒng)在意外關閉時能繼續(xù)完成相應操作,而如果此時重新上電,卻經常遇到系統(tǒng)無法啟動的問題。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遇到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80145.htm

          一、上電失敗問題分析

          1.上電緩慢引起的啟動失敗

          對于需要進行掉電保存或者掉電報警功能的產品,利用大容量電容緩慢放電的特性來實現(xiàn)這一功能往往是很多工程師的選擇,以便系統(tǒng)在外部掉電的情況下,依靠電容的儲能來維持系統(tǒng)需要的重要數據保存及安全關閉的時間。此外,在不需要掉電保存數據的系統(tǒng)中,為了防止電源紋波、電源干擾及負載變比引起供電電壓的波動,在電源輸出端也需要并接一個適當的濾波電容。

          電路中增加電容,雖然使系統(tǒng)在某些方面能滿足設計要求,但是由于電容的存在,系統(tǒng)的上電時間也會相應的延長,下電時由于電容放電緩慢,下電時間也會更長。而上下電時間的延長,對于來說,往往會帶來意外的致命缺點。

          比如某系列的,就經常能遇到客戶反饋說系統(tǒng)在掉電后重新上電,系統(tǒng)啟動失敗的問題,一開始工程師以為是軟件的問題,花費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來找BUG,問題仍然沒有很好的得到解決。后來查翻手冊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該系列的MCU對于上電時間是有一定要求的(其實幾乎所有品牌的MCU都有上下電時序要求)。


          圖1上電要求

          從圖1我們可以看出,芯片輸入電源從200mV以下為起點上升到VDD的時間tr,手冊要求是最長不能超過500ms。而電路中的大電容乃至超級電容,顯然會大大拉長這個上電時間,對于沒有詳細選擇參數的電源設計來說,這個時間甚至可能會遠遠大于500ms。這樣的話就不能很好地滿足芯片的上電時間要求,從而導致系統(tǒng)無法啟動,或者器件內部上電時序混亂而引起器件閂鎖的問題。

          所以電源的上電緩慢對于MCU處理器來說,有時也是一個“頭痛”問題,那么如何有效的解決上電緩慢這個問題呢?先別急,我們再來說說系統(tǒng)下電緩慢帶來的問題。而且下電緩慢引起的問題,比上電時間過長的問題更普遍。

          2.下電緩慢引起的啟動失敗

          其實上面提到的上電圖中,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參數,那就是圖中的twait。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twait的最小數值為12μs。這個參數的含義就是說,在上電之前,芯片的輸入電源需保持在200mV以下至少12μs的時間。這個參數就要求我們的電路在掉電后,如果需要對系統(tǒng)重新上電的話,必須讓芯片的輸入電源電壓至少有12μs的時間是在200mV以下。換個角度表述就是:在下電后,必須讓MCU的供電電壓降到200mV以下才能再次上電(12μs很短,幾乎可以忽略),系統(tǒng)才能可靠運行。

          由于電路中存在大電容,系統(tǒng)負載又小,導致電路下電緩慢,當我們再次上電時,芯片電源電壓此時可能還沒有降到200mV 以下,如下圖2所示:


          圖2緩慢掉電再上電示意圖

          由于電路中存在較大的電容,在系統(tǒng)掉電后,系統(tǒng)負載不能很快的泄放能量時,就會出現(xiàn)MCU等數字器件掉電緩慢的情況。此時重新上電的話,由于不符合上文提到的降到200mV以下 12μs以上的要求,芯片內部就沒有及時“歸零”。對MCU等數字器件來說,這是一種不確定的狀態(tài),此時再對系統(tǒng)進行重新上電的操作,就容易造成MCU邏輯混亂,從而出現(xiàn)器件閂鎖,系統(tǒng)不能啟動的情況。

          掉電緩慢也會導致MCU等數字器件內部掉電時序的混亂,特別是對于需要多路電源的MCU處理器,它們對于上電時序和掉電時序有更高的要求,內部時序的混亂會引起器件閂鎖,系統(tǒng)無法啟動。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產品重啟時,系統(tǒng)往往無法啟動。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系統(tǒng)上電或下電緩慢都有可能會造成MCU無法啟動或者啟動異常的情況,那么如何對緩慢的上電放電過程進行干預,提升上電斜率,縮短掉電時間呢?

          二、解決方案推薦

          當遇到系統(tǒng)啟動失敗的問題時,請先使用示波器檢查器件的供電引腳是不是存在上電緩慢,掉電緩慢,不徹底的情況。當遇到該情況時,可以選擇在電路中搭配使用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的小體積、低內阻的電源調理模塊:QOD-ADJ。

          該模塊可以保證在系統(tǒng)上電時,當電壓達到額定電壓的約70%-75%左右才開啟輸出,此后輸出跟隨輸入,相當于給系統(tǒng)一個極快上電的電源。下電時,該模塊可以對電容殘存電壓自動放電,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到達100mV以下,從而解決短時間內再次上電時系統(tǒng)處于鎖死狀態(tài)的問題。正所謂是上電下電兩不誤!使系統(tǒng)上下電都能穩(wěn)定可靠。


          圖3 QOD-ADJ模塊

          QOD-ADJ具有以下功能:

          l在系統(tǒng)電源開啟時的快速上電,提升上電斜率;

          l電源關斷時使容性負載快速放電到近0V的狀態(tài);

          l可外部控制的單通道負載開關;

          l使用簡單方便,串入需要控制的電路中即可。

          三、產品使用示例

          使用下圖4所示電路進行對我們的產品進行測試:


          圖4測試電路圖

          當VIN=5V,Cin=2.5F(超級電容),CL=100μF,RL=10Ω時的上電曲線和掉電曲線如圖5圖6輸入端2.5F超級電容及負載10Ω下電曲線所示。


          圖5輸入端2.5F超級電容及負載10Ω上電曲線


          圖6輸入端2.5F超級電容及負載10Ω下電曲線

          1. 顯著縮短上電時間

          由上面兩圖可以清楚的看出因為有超級電容的存在,VIN的上電曲線(藍色曲線)爬升緩慢,而經過模塊之后(Vout紅色曲線)顯著縮短了上電時間,使后級電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一種確定的狀態(tài)。

          2. 顯著加快掉電速度

          由圖可以看出在系統(tǒng)掉電時,由于有超級電容的存在,模塊前端(藍色曲線)掉電速度,異常緩慢,經過模塊之后(紅色曲線)能顯著加快放電速度,使得后級電路在極短的時間內到達一種確定的狀態(tài)。

          系統(tǒng)中的器件對于電源的上下電有嚴格的要求,在產品的設計當中,要關注核心器件的上下電要求,包括上下電的時序,斜率等,不合理的設計往往會引起系統(tǒng)上電無法啟動等異常情況。



        關鍵詞: MCU 電源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鹤庆县| 陇川县| 泗阳县| 沁阳市| 绥芬河市| 治多县| 托克逊县| 万盛区| 义乌市| 余庆县| 化德县| 来安县| 盐津县| 静乐县| 陈巴尔虎旗| 晋州市| 洛隆县| 富源县| 马山县| 庆云县| 新安县| 于都县| 临汾市| 平果县| 秦皇岛市| 措勤县| 岱山县| 新源县| 马龙县| 佳木斯市| 黄陵县| 冀州市| 达拉特旗| 本溪市| 治县。| 西林县| 黄平县| 韩城市| 全州县|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