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已趨于飽和 OLED電視將成未來主流
液晶技術已經統治整個電視市場十余年的時間,液晶顯示市場的規模也由最初規模增長了十幾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79351.htm但眾所周知,目前液晶市場的發展已經趨于飽和,整個液晶生態鏈也已足夠完善,顯示行業繼續注入新的活力。在這其中,以OLED為首的自發光顯示技術正在逐漸興起,呈現出了取代液晶技術的實力。

電視的自發光意義絕不僅僅是背光模組的變革,我們都知道液晶本身是不發光的,需要背光模組的支持,所以漏光是不可避免的,畫面無法呈現出真正的黑色,這樣就會帶來畫面拖影,色彩表現不佳等天然硬傷。
同時由于無需背光系統支持,自發光電視的結構非常簡單,在機身的形態上也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極致超薄。

雖然OLED、QLED、Micro LED均屬于自發光技術,但QLED由于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以及工藝上的不完善,預計在4~5年后才可能實現。
Micro LED技術雖然已經有不少廠商展示過機型,但仍然面臨全彩化、生產良率以及發光波長一致性的問題,距離產品正式量產恐怕還需要一定時間。而OLED是目前唯一落地的自發光技術,性能優勢非常顯著。

毫無疑問,OLED是目前最為成熟且可靠的自發光技術,OLED技術的成功也早已在高端電視市場得到印證。
同時在上游企業鏈上,除去LG Display之外,大陸面板廠京東方、日本面板廠JDI也在積極布局大尺寸OLED面板。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也讓OLED技術的發展前景變得愈發明朗。
OLED電視順應消費升級需求
在電視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價格戰已經成為廠商搶占市場份額的常態化手段,這種情況在產品高度同質化的低端市場尤為嚴重。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消費能力和消費理念也在發生變化,電視畢竟不是易耗品,用戶目前在選購電視產品的時候更青睞于品質更好的。電視高端化趨勢正在一步步被市場所接受,也成為了整個產業的突破方向。

從這個角度來看,OLED技術的落地對于彩電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促使電視產業從傳統的價格戰、促銷戰向著高端化、精品化轉型升級。
OLED電視由于純粹黑色、色彩真實、超廣視角、健康護眼等特性,呈現出了LCD所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也得到了廣泛高端用戶的青睞。
毫無疑問崛起的中產階級對于產品的個性化需求非常強烈,在現今的顯示技術當中,只有OLED技術能夠滿足這些高端用戶家庭的需求。
不管是壁紙電視、屏幕發聲電視、還是藝術電視,都需要建立在OLED技術之上,由于它擁有諸多令人激動的物理特性,也為電視產品的研發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OLED技術所追求的是引領我們進入DOT(Display Of Things)時代,讓顯示將不再以獨立的存在形態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還將擴展到人們能看到的萬事萬物,如窗簾、桌椅、燈盞、衣物,甚至皮膚都有可能成為顯示的載體。
可以說OLED技術的出現給未來顯示帶來了諸多可能,也順應了目前消費升級的整體大環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