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吉利“閃購”戴姆勒背后:資金來源于哪?

        吉利“閃購”戴姆勒背后:資金來源于哪?

        作者: 時間:2018-02-28 來源:先進制造業 收藏
        編者按:無論如何,吉利收購戴姆勒并成為其最大的股東已成事實,只是各種細節,在上市公司的監管以及審批層面,目前尚未公開。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2018年2月15日下午19點,汽車CFO李軼梵并沒有按照習慣去美國過春節,他在微信朋友圈寫道:27年來第一次留在國內和爸爸一起年夜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6209.htm


        吉利“閃購”戴姆勒背后:資金來源于哪?


          幾天以后,面臨他的是通宵“作戰”。這是一場經不起任何閃失的戰役,容不得有半點差錯,更不能走漏任何消息,用很快的速度,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成功購買9。69%股份,躍升其最大的股東。

          這一消息在當事一方集團對外確認通過股權收購,成為其最大股東之后,2月24日下午3點左右,吉利在官網微信公開發布標題為《吉利集團入股,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的信息,文中表示公司已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

          無論如何,吉利收購戴姆勒并成為其最大的股東已成事實,只是各種細節,在上市公司的監管以及審批層面,目前尚未公開。

          雖然在吉利成功購得戴姆勒股份后,官方有些回應,但大都是含糊其辭,而21世紀經濟報道幾經周折了解到,實際上,吉利與戴姆勒的“姻緣”從一年半前就開始。

          第一次接觸始于2016年

          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并非心血來潮。24日,接近吉利汽車的高層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實際上,雙方從2016年第三季度就開始有過接觸,雙方曾在北京有過會晤,但是,當時的接觸非常保密,并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接觸的內容涉及到收購還是僅是普通的業務接洽。不過,從業務層面看,在吉利收購戴姆勒股份之前,雙方在業務上并沒有什么交集。

          吉利與戴姆勒公開的關于股權收購談判始于2017年10月,吉利與戴姆勒接洽,希望后者發行新股,以便吉利成為股東,但遭到戴姆勒拒絕。

          “從吉利的角度,大量購進戴姆勒股票,如果可以定向增發,相對于從價格上更有優勢,且也可以在不動聲色的情況下,雙方達成一致即可,不過,從戴姆勒的角度,如果定向增發,實際上是稀釋了股票,國外公司更加注重股東權益的保護,這也是戴姆勒拒絕的原因。”上述接近吉利高層的業內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

          雖然增發的計劃被戴姆勒否決,但李書福契而不舍,通過二級市場收購終究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

          吉利集中從二級市場購買,的確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術,在此過程中,既要避免持股比例超過限額要公告,還要避免因為大量購買引起股價異動,而這些因為都會影響到吉利的收購計劃。

          背后財團是興業銀行和摩根士丹利

          此次吉利通過二級市場購買的戴姆勒股票總額占到了9。69%之多,涉及的金額高達90億美元。

          對于這筆巨資,之前有國外媒體報道是由李書福個人購買,并通過一家名為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td。的公司持有。

          不過,李書福隨后回應,此次收購并非是他個人行為。

          而吉利汽車在其官微中也表示:吉利集團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實現交易資金的自我平衡,沒有使用中國境內資金。

          記者從上述人士方面了解到,此次收購戴姆勒,吉利得到了海外財團的支持,而該財團主要由興業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組成,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資金來源于摩根士丹利。不過,吉利方面并未對此作出回應。

          “得到財團的支持很正常,僅從財務投資的角度,吉利收購戴姆勒就具備很好的投資價值。”業內人士分析。

          根據2月3日戴姆勒集團在斯圖加特總部發布的2017年業績,財務方面,戴姆勒集團2017年息稅前利潤146。82億歐元(2016年129。02億歐元),明顯高于上年水平;凈利潤再創新高,達到108。6億歐元(2016年88億歐元);每股盈余增至9。84歐元(2016年7。97歐元)。

          戴姆勒計劃今年每股分紅3。65歐元,這比2017年的3。25歐元有很大增長,而分紅總額也創下記錄,達到39億歐元(2016年35億歐元)。

          李書福90億美元收購9。69%之多的股份,市盈率只有五六倍,以2017年分紅計,股息率就超過5%。

          戴姆勒商用車是吉利的短板

          當然,對于一向具有雄心壯志的李書福而言,投資的目的顯然不僅僅是為了回報率,而更加看重吉利長期的產業戰略。

          對于收購意圖,在吉利官方資料中并未提及外界盛傳的試圖與戴姆勒在電動車領域合作,而只是稱李書福表示:“21世紀的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創新機遇,也面臨來自于非汽車行業公司的挑戰,各個汽車企業單打獨斗很難贏得這場戰爭。為了主動抓住機遇,我們必須刷新思維方式,與朋友和伙伴聯合,通過協同與分享來占領技術制高點。對戴姆勒的投資正是出于這種戰略思考。”

          不過,不可忽略的是,在戴姆勒的5大業務中,有很多是吉利集團的短板。

          去年戴姆勒有個業務拆分計劃,準備將戴姆勒拆分為:梅賽德斯-奔馳汽車(Mercedes-Benz Cars),主要銷售梅賽德斯-奔馳品牌豪華乘用車和Smart品牌汽車;戴姆勒卡車(Daimler Trucks),主要銷售戴姆勒/奔馳品牌卡車;梅賽德斯-奔馳面包車(Mercedes-Benz Vans),主要銷售凌特等奔馳品牌廂式車/面包車;戴姆勒客車(Daimler Buses),主要銷售戴姆勒/奔馳品牌巴士;戴姆勒金融服務(Daimler Financial Services)五塊業務。

          從這五大塊業務上看,除了轎車和豪車領域,戴姆勒的卡車、面包車、客車業務,都是吉利的短板。

          作為一家雄心壯志打造國際性公司的企業,“補缺”是迅速成長的有效手段,而戴姆勒除了轎車和豪華車業務以外,都是吉利目前薄弱的。

          只不過,未來如何做,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現在首先要解決的是,在成功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后,李書福能否如愿走進戴姆勒董事會。

          目前,戴姆勒并未透露李書福是否將在該公司監事會中獲得一個席位,但稱其盼望著就此投資與其進行商議。而吉利方面也沒有明確的說法,而大股東是否能獲得董事會席位,具體還取決于戴姆勒的章程。



        關鍵詞: 吉利 戴姆勒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天等县| 泰和县| 东乡县| 柘城县| 台湾省| 合江县| 霍邱县| 彭山县| 龙游县| 太康县| 渝北区| 张北县| 二手房| 和龙市| 肥东县| 揭西县| 夏津县| 辉县市| 新安县| 兴化市| 阳泉市| 甘谷县| 嘉黎县| 陇川县| 长兴县| 石景山区| 和林格尔县| 友谊县| 容城县| 内江市| 宝应县| 印江| 渑池县| 安新县| 上虞市| 兴业县| 深水埗区| 霞浦县| 渝中区|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