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將達到50%
1月5日,發改委對《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稿中提到,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1/374061.htm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基本滿足智能汽車發展需要。
到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享譽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社會。
以下為政策全文:
關于《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進我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研究起草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在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地方政府、重點企業、行業協會、重點大學、科研機構等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現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
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為2018年1月5日至2018年1月20日。請登陸我委門戶網站首頁“意見征求”專欄(www.ndrc.gov.cn/yjzq/),對《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建議,并將意見建議傳真至010-68501571,或將郵件發送至jxzbc_cys@ndrc.gov.cn。
感謝您的參與和支持!
附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本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穩居世界首位,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隨著汽車普及程度不斷提高,我國已快速進入汽車社會。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智能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發展智能汽車不僅是解決汽車社會面臨的交通安全、道路擁堵、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的重要手段,更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成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對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加快推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制定本戰略。
一、戰略態勢
(一)智能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從技術層面看,汽車始終是新技術應用的重要載體,隨著信息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汽車領域廣泛應用,汽車正由人工操控的機械產品加速向智能化系統控制的智能產品轉變,智能汽車已成為產業技術的戰略制高點。
從產業層面看,智能汽車已成為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傳統汽車企業快速轉型,電子信息、網絡通信等企業加速滲透,汽車與相關產業全面融合,產業鏈面臨重構,價值鏈不斷延伸,產業邊界日趨模糊,呈現智能化、網絡化、平臺化發展特征。
從應用層面看,汽車產品功能和使用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由單純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兼有移動辦公、移動家居、娛樂休閑、數字消費、公共服務等功能,推動車聯網數據服務、共享出行等生產生活新模式加快發展。
從競爭層面看,智能汽車已成為新一輪產業布局必爭之地,一些傳統行業巨頭和新興創新企業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率先開展產業布局,在競爭中占據主動,主要發達國家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強化技術優勢、完善標準法規、營造市場環境,形成了智能汽車先發優勢。
(二)發展智能汽車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發展智能汽車,推動新技術應用,有利于促進以汽車為載體的芯片、軟件、信息通信、數據服務等產業發展,加速汽車產業轉型超越,打造智能汽車乘行經濟新模式,構建數據驅動、跨界融合、共創共享的數字經濟,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發展智能汽車,建設車聯網、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有利于減少事故損害、保障生命安全,緩解道路擁堵、提高交通效率,促進節能減排、優化服務供給,增強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和諧。
發展智能汽車,系統蓄積交通場景、車輛運行、路網設施、網絡服務等各類數據資源,有利于加快制造強國、科技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建設,以及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提升新時代國家治理能力、綜合競爭實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三)我國擁有智能汽車發展的戰略優勢
在體制機制方面,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集中力量辦大事體制優勢,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網絡信息管理、重點產業布局等統籌規劃、協同推進,有利于科學高效配置智能汽車的發展資源。
在汽車產業方面,整體規模保持世界領先,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逐步提高,核心技術不斷取得突破,關鍵零部件供給能力顯著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比較完備,電池、電機、電控及整車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為智能汽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網絡通信方面,互聯網、信息通信等領域涌現一批世界級領軍企業,多家企業進入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十名,通信設備制造商已進入世界第一陣營,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運營服務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為智能汽車發展積蓄了重要力量。
在基礎設施方面,寬帶網絡和高速公路網快速發展、規模位居世界首位,5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領先優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面向全國提供高精度時空服務,為智能汽車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發展空間方面,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將進一步釋放智能汽車發展潛力,目前超過2億輛的汽車保有量、接近3000萬輛的新車年銷售量,特別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汽車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為智能汽車提供了廣闊市場。
智能汽車是新生事物,產業形態新、行業跨度大、應用范圍廣、社會影響深,全球范圍內無成熟經驗可借鑒、無成功先例可參照,需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明確方向、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加快推進。
二、戰略綱領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以推動汽車與先進制造、信息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為主要途徑,以發展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為主攻方向,以建設智能汽車強國為主要目標,開創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新路徑,培育產業新業態,構筑競爭新優勢,占領戰略制高點,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
(二)基本原則
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發揮戰略的引領作用,完善產業政策,增強政策合力,優化發展環境。加強部門協同、行業協作、軍民融合,推動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協調,推進核心技術自主化、基礎設施智能化、運行監管規范化,提升智能汽車發展質量和效益。
創新驅動,平臺支撐。建立開源開放、資源共享合作機制,充分利用全球智能汽車創新資源,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構建智能汽車自主技術體系。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創新智能汽車發展模式,推動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建設,增強戰略實施保障能力。
市場主導,跨界融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智能汽車發展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智能汽車的積極性。打破行業分割,消除市場壁壘,創新產業體系、生產方式、應用模式,推動汽車與信息通信、交通運輸、國防軍工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智能汽車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
開放包容,安全可控。完善智能汽車相關法規標準,消除法規性和政策性市場準入障礙,改革監管方式,營造支持創新、鼓勵創造、寬松包容的發展氛圍。強化產業安全意識,建立智能汽車安全管理體系,增強網絡信息系統安全防護能力,推動智能汽車與傳統汽車安全并行,保護人身安全和個人隱私,維護公共安全和國家利益。
(三)戰略愿景
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范運行取得成效。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
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基本滿足智能汽車發展需要。
到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享譽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社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