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中科院公布重大科學發現 或與暗物質有關

        中科院公布重大科學發現 或與暗物質有關

        作者: 時間:2017-11-30 來源:新華社 收藏
        編者按:揭開暗物質之謎,被認為是繼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之后,人類認識自然規律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據中國科學院公布,粒子探測衛星“悟空”有充分數據證實,在太空中測量到了電子宇宙射線的一處異常波動。這一波動此前從未被觀測到,意味著中國科學家取得一項開創性發現,且有可能與相關。該成果于北京時間30日由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1/372281.htm

          “悟空”首席科學家、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常進介紹,電子宇宙射線的正常能譜變化應該是一條平滑曲線,但根據“悟空”觀測數據,在1.4萬億電子伏特(TeV)的超高能譜段突然出現劇烈波動,呈現一個“尖峰”。這表明,此處必然有一個全新的物理現象。

          這一現象是否就是科學家苦苦追尋的蹤跡?常進表示,根據現有的探測數據量和理論模型,目前還無法做出斷定。但這一疑似暗物質的蹤跡,是近年來科學家離暗物質最近的一次重大發現,也將打開人類觀測宇宙的一扇新窗口。

          “‘悟空’的最新發現,是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院長白春禮說,如果后續研究證實這一發現與暗物質相關,將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成果,即便與暗物質無關,也可能帶來對現有科學理論的突破。

          當前主流科學界認為,人類已經發現的物質只占宇宙總物質量不足5%,剩余部分由暗物質和暗能量等構成。由于暗物質無法被直接觀測,與物質相互作用也很弱,人類至今對它知之甚少。揭開暗物質之謎,被認為是繼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之后,人類認識自然規律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悟空”衛星集合了下屬多個單位的科研力量,自項目醞釀到2015年底成功發射,共歷時十余年。與美國費米衛星、日本量能器型電子望遠鏡以及著名物理學家丁肇中主持的阿爾法磁譜儀等國際同類設備相比,“悟空”投入相對小,在“高能電子、伽馬射線的能量測量準確度”和“區分不同種類粒子的本領”這兩項關鍵技術指標方面世界領先。



        關鍵詞: 中科院 暗物質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鹿县| 昭苏县| 松溪县| 中方县| 朝阳县| 都江堰市| 穆棱市| 贵港市| 石楼县| 寿光市| 博爱县| 屯昌县| 邵东县| 连平县| 蒲江县| 隆昌县| 雅江县| 民乐县| 稻城县| 临武县| 池州市| 买车| 宣威市| 宁波市| 中西区| 泰安市| 武乡县| 连州市| 鄂温| 宁化县| 宣化县| 西峡县| 吴堡县| 阿拉善左旗| 陵水| 定兴县| 呼玛县| 政和县| 建始县| 阳山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