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編輯觀點 > 中國智能制造需要方法和人才 

        中國智能制造需要方法和人才 

        —— 專訪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蘇華博士
        作者:王瑩 時間:2017-11-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編者按:近日,英飛凌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發布《智能制造管理白皮書》。此活動是繼2016年雙方攜手成立“西安交通大學—英飛凌智能制造管理聯合實驗室”后,在推動“中國制造2025”道路上邁出的又一堅實步伐。值此機會,電子產品世界采訪了英飛凌公司的蘇華博士。

        作者 / 王瑩 《電子產品世界》編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1/372145.htm

        專訪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博士

        編者按:近日,聯合發布《智能制造管理白皮書》。此活動是繼2016年雙方攜手成立“智能制造管理聯合實驗室”后,在推動“中國制造2025”道路上邁出的又一堅實步伐。值此機會,電子產品世界采訪了英飛凌公司的博士。

        推廣智能制造的初衷

          問:英飛凌為何愿意向中國傳授智能制造經驗?

          博士:關于我們助力中國制造2025,這個故事兩年前我就開始提出的,當時是英飛凌“與中國共贏”戰略的一部分。初衷是希望通過我們的經驗,以及對工業4.0的認知,通過我們在自己的工廠踐行工業4.0的經驗,能夠把這些分享給中國的一些制造行業。過去兩年,我們希望能夠有一些落地的項目,所以至今這個初衷沒有改變。

          問:德國是制造強國,中國企業掌握了這些先進的制造經驗,是否會超過德國?

          蘇華博士:其實我們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從我的角度,目前看中國的制造業和德國的制造業還是有差距的,而且這個差距實際上還是很大的。尤其是作為英飛凌這樣一家半導體芯片設計與制造企業,在制造方面還是比較領先的。另外,盡管我們與在過去一年通過雙方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這還是個起步。

          當然,如果哪天中國的制造做得比英飛凌更好了,也許我們再想點別的方法,做點別的事情。我們的初衷就是與中國共贏,希望能夠成為政府、企業和高校等各個方面的合作伙伴。

          問:英飛凌也有封測工廠,為何還和國內的三大封裝企業合作?

          蘇華博士:這和我們公司整個生產戰略是相符的。現在英飛凌是世界上所剩不多的IDM(集成器件制造商)模式的半導體芯片公司。從整個芯片的設計到生產,有一條完整的垂直整合的產業鏈。從英飛凌整個戰略來看,我們也是希望能夠增加外包的部分。所以也希望我們的供應商,諸如一些封裝企業跟我們有上下游的合作關系。因此我們幫助他們提高制造能力,一方面他們在封裝方面會更加先進,另一方面英飛凌從中也會受益,是共贏的。

        人在智能制造中的角色

          問:工廠無人化了,人的作用是什么?

          蘇華博士:在我們工廠里面,今天你還能看到一些浪費,諸如時間、庫存的浪費等。慢慢地通過這些浪費資料的收集,我們開始用人的頭腦去進行最優化的管理,以去除這些浪費。因此人的價值在哪里?在你的頭腦,而不是在你的手。所以如果人去做搬運工作,一定拼不贏機器人,工廠里的機器、系統、軟件、硬件等做得比我們人更好,而且更穩定,因此我們就盡量地去優化它們,去用智能制造的系統去實現。所以人的價值在于創新,而不是做一成不變的工作。

          問:在智能制造時代,什么樣的人才最重要?

          蘇華博士:工業4.0和智能制造有個共同的概念,就是減少浪費,盡量智能、自動化等,但智能制造還有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客制化。客制化相對地對工廠增加了一些挑戰:你的工廠需要能夠非常敏捷地做些轉換,即工廠要有彈性。

          談到英飛凌的公司文化,以前推崇“人才”,現在已經不講人才了,現在叫學習的能力。英飛凌也希望把人培養得更加彈性、多元。另外,從整個組織來看,也希望工廠可以變得智能。對于任何公司、群體或組織,希望它變得更加敏捷。敏捷性非常重要,能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和轉型,這樣你可以面對各種各樣的情況。所以在這其中,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在一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中有技術型、管理型和個人發展型的,隨著智能制造的變化,英飛凌2016年又推出了“項目管理”,也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自身職業的發展。這是以前沒有的,但是因為公司大了,需要做項目,所以項目管理也是一種人才。

        智能制造合作的意義

          問:此聯合實驗室在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里面是什么角色?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是怎樣結合起來的?

          蘇華博士:做這個聯合實驗室最主要的是因為當時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相比,盡管從大的戰略方向來看都是國家制造戰略,但實際上德國工業4.0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1.0、2.0、3.0、4.0,所以基本上很容易分清楚一個制造工廠,不管是什么行業,它大概是工業幾點0,有這樣一個可以鑒定的標準。

          但中國制造、智能制造的標準不明確,你并不能搞清楚它到底是哪個階段。所以當時我們其實是為了解決這么一個問題,就是定一個標準。

          西安交大有理論,英飛凌有實戰經驗,雙方結合起來,就有了此本“白皮書”。

          問:這個標準能夠落實到中國整個制造行業嗎?

          蘇華博士:可以的。其實當時我們瞄準的產業并不是完全局限于半導體產業的。值得說明的是,我們不能定標準,我們只是給定標準做建議,最后由國家定標準。其實制定的標準還是希望在別的地方能夠得到應用,可以促進其它產業的發展。

          問:您也提到和系統集成商、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幫助本土企業升級,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把它變成一門生意?

          蘇華博士:對于英飛凌等國外這種大型的百年老店,比較相信核心競爭力。相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帶來真正在商業上的回報或者是利益。目前英飛凌所處的階段沒有去考慮外包這項業務。

          因為一方面從商業角度來看,英飛凌畢竟是一家公司,在中國做一些本土化的戰略。但英飛凌本身是一家商業的公司,它考慮到要靠什么賺錢,認為自己并不希望靠提供解決方案或者是幫助做顧問來作為一種盈利模式或商業模式。

          當然,如果做了這個,會不會加速對中國制造的速度?這也很難講。因為除了半導體,英飛凌并不認識別的公司。第二英飛凌也不了解其他客戶的生產運營模式是什么。英飛凌所能做的,就是希望在某些產業里扶持一批國內的系統集成商。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12期第1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北流市| 舒兰市| 松潘县| 申扎县| 明光市| 深水埗区| 甘德县| 马尔康县| 杭锦后旗| 钟山县| 宝坻区| 巴彦淖尔市| 木里| 台南县| 基隆市| 河北区| 府谷县| 旬阳县| 大新县| 桂平市| 菏泽市| 南召县| 金山区| 高清| 普格县| 东莞市| 兰西县| 民丰县| 醴陵市| 方山县| 梁平县| 余干县| 永寿县| 淮南市| 靖边县| 昌平区| 大宁县| 本溪市| 尚义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