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機器人獨立做手術比外科醫生更精確

        機器人獨立做手術比外科醫生更精確

        作者: 時間:2017-10-17 來源:科技日報 收藏

          據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網站15日消息,智能軟組織自主(STAR)的研究團隊日前公布了最新成果:在一系列實驗中,STAR的切割比專業外科醫生更精確,且對周圍肌肉的傷害更少。業內專家認為,這預示著外科手術的未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70135.htm

          當患者躺在手術臺上等待外科醫生從體內切掉腫瘤,無疑都希望切口盡可能的精確,不殘留任何可能導致復發的腫瘤碎片,更不要切除其他健康組織。現在,研究人員表示,自主外科醫生可以做到。

          日前,智能機器人與系統國際學術會議(IROS 2017)召開,這是全球機器人領域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的會議之一。會上,STAR機器人的發明者宣布,在此前進行的實驗中,STAR機器人表現出的切割比專業外科醫生更為精準,對周圍肌肉的傷害也更少。

          早在2016年,STAR機器人已經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它成功地將兩段豬腸縫合在一起,比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更為規則,用于做手術的活豬也沒有出現任何并發癥,為機器人獨立完成手術邁出了重要一步。

          而此前人們所說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并不能自主進行手術,僅僅是向手術提供有用的機械化幫助。美國馬里蘭大學機械工程專家艾利克斯·克里格表示,這項最新成果讓他真的相信,自主機器人應是外科手術的未來。他表示,該技術將首先出現在手術的小部分功能上,隨后會越來越復雜,其一旦完全開發和驗證,人們會看到手術將由這樣的機器人來進行。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下一步將訓練STAR機器人處理具有復雜三維形態的腫瘤,這將需要新的攝像機進行視覺跟蹤以及更為復雜的手術規劃軟件。

          編輯視點

          因為一場車禍導致雙手粉碎性骨折的奇異博士,不用去學超能力讓雙手恢復了,因為有了STAR啊!從現有消息來看,STAR在切割方面表現良好,這實際上是對外科醫生精貴雙手的一種解放。畢竟,人做手術總會疲勞,一些精細手術連呼吸都會對其產生影響。當然,機器取代不了外科醫生,醫生得告訴機器切哪里、怎么切,還要在旁監督。但是,機器能避免醫生犯下人類才有的低級錯誤。未來的手術,恐怕會是“人機結合”的手術。



        關鍵詞: 機器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永顺县| 通州市| 泾阳县| 娱乐| 玉树县| 剑川县| 炉霍县| 修文县| 安乡县| 洛浦县| 敦煌市| 陵川县| 木里| 建水县| 奉贤区| 漾濞| 那曲县| 天等县| 武宁县| 南京市| 化德县| 红河县| 南澳县| 桐城市| 白银市| 平南县| 台安县| 曲松县| 响水县| 芒康县| 大庆市| 凤山县| 临城县| 樟树市| 揭东县| 渭南市| 太白县| 都安| 集安市|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