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阿里的物聯網野心:運營商該如何應對
萬物互聯的智能生活離我們還有多遠?這個問題讓無數被科幻電影洗腦過的人們好奇、憧憬兼迷茫。現在的小黃車、遠程抄表、智能手表等等物聯網設備已經人們深入日常生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70094.htm面對萬億的物聯網市場,阿里毫不掩飾野心,五年匯聚100萬的開發者,沉淀100萬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連接100億物聯網設備。這個曾經只是電商平臺的莽撞小子已經拿起“應用使能平臺”這個杠桿去撬動百億物聯網市場,而善于做網絡連接的運營商將何去何從?運營商的機會又在哪里?

阿里的物聯網野心
目前,萬物聯網的科技趨勢已成世界共識。全球正涌起物聯網技術的全面拓荒潮。對于阿里巴巴而言這更是新商業機會的探索。
“物聯網將驅動人類社會真正進入數據時代,數據會成為重要生產資料,數據的處理、存儲、計算、沉淀需要物聯網、人工智能和云計算三者結合,成為驅動人類社會未來三十年創新的科技力量。”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表示。
在云棲大會上,阿里云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則提出更明確的目標,“未來五年,阿里云物聯網將服務100萬的開發者,沉淀100萬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鏈接100億物聯網設備,撬動全球物聯網產業實現萬億市場規模。”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阿里從平臺、市場、標準三個方面出發,將自己定義為“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搭建者”,并推出Link物聯網平臺。
具體而言在平臺方面,阿里云將搭建云端一體化的智能平臺,整合安全、低功耗的嵌入平臺以及邊緣計算平臺等各項能力,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降低開發者的創新成本。
通過全行業豐富的物聯網市場,合作伙伴可以獲得一個全覆蓋,多樣化的物聯網綜合解決方案交易市場,市場里有生活、工業、城市多個場景的芯片、模組以及完整的軟硬一體解決方案,物聯網設備的從開發到銷售周期將大大縮短。
在標準方面,阿里巴巴會和合作伙伴共建一個全球最開放的物聯網標準。阿里巴巴成立了ICA物聯網合作伙伴聯盟,已經有111家的企業加入,其中就包括高通、施耐德、博世等物聯網產業鏈最頂級的合作伙伴。在物聯網標準推進策略上,阿里巴巴的原則是,在有國際標準的情況下盡可能尊重國際標準;沒有國際標準的情況下,阿里巴巴會聯系相關標準組織和該領域核心企業制訂事實標準,并且成為國際化標準。
對于物聯網,馬云認為,物聯網核心不是“物”,而是“聯”,更重要的是連起來以后,變得智能化。此次推出的Link物聯網平臺,正是通過各種形式的鏈接,將物理世界數字化,借助阿里云在云計算、人工智能領域的積累,使物聯網具備智能而成為智聯網。
運營商的機會
不難發現,阿里在物聯網領域的野心主要是圍繞Link物聯網平臺展開。“打造全行業最完善云端一體化使能平臺;搭建全產業鏈最豐富的物聯網市場;共建全球最開放的物聯網標準”成為阿里強攻物聯網的三大法器。
從物聯網全產業鏈的價值分布來看,終端和傳感器約占25%,網絡連接約占10%,連接平臺約占5%,應用使能平臺約占15%,應用和服務約占45%。可以說,阿里抓住了物聯網最有價值的兩部分:應用使能平臺和應用和服務。
業內人士分析,在物聯網領域,應用使能平臺是當前的市場空白,也是最具成長性和最賺錢的部分,這也是阿里為什么選擇應用使能平臺來切入物聯網市場的原因,其次,阿里的優勢在于聚攏、服務開發者,這也可以加速繁榮物聯網生態。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曾是阿里的一個口號!這個曾經只是電商平臺的莽撞小子已經拿起“應用使能平臺”這個杠桿去撬動百億物聯網市場,而善于做網絡連接的運營商將何去何從?運營商的機會又在哪里?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打法,運營商要想在物聯網領域脫穎而出除了做好自己管道的身份外,也需要關注應用使能平臺。
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NB-IoT作為低功耗廣覆蓋(LPWA)物聯網領域的重要技術之一,已經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并成為運營商角逐物聯網市場的一把利器。例如,包括AT&T、Verizon、Orange、Vodafone等全球領先的運營商都對NB-IoT技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計劃在2017年實現NB-IoT商用。
在中國市場,三大運營商均將以NB-IoT為代表的物聯網視為其戰略轉型的重要基礎業務。以中國電信為例,自2016年7月份開始,中國電信多位高層就已經持續公開發聲,中國電信將于2017年6月實現NB-IoT全網部署商用,力爭在物聯網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為運營商打開巨大市場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戰:目前占據超過70%連接數為非移動網絡連接,運營商難以獲取收入;非授權頻段的低功耗廣覆蓋技術的快速發展(Sigfox、LoRa等),也使得運營商的物聯網業務增長面臨壓力。
如果說在NB-IoT領域的建樹是運營商扮演好“管道”身份的一種回饋,要想致勝必須抓住“應用使能平臺”這個最具價值的命門。
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曾經指出,“網絡連接是運營商的強項,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物聯網的連接中,蜂窩物聯網的比重并不高;連接管理平臺寡頭已經基本上被愛立信、Jasper和沃達豐三家行業巨頭瓜分;終端和應用服務又是運營商們最不擅長的事情;應用使能平臺就成為了競爭的焦點。”
韋樂平認為,應用使能平臺的價值巨大,可以利用通用API和功能降低開發成本,實現跨行業跨領域的資源共享,推動產業價值由硬件向軟件和基于數據的服務遷移,打造健康的產業生態鏈。在應用使能平臺方面,韋樂平非常贊同運營商自主開發,但他同時強調,在自主開發的同時,一定要找合作伙伴,不能全靠自己關起門來干。
無論是網絡巨頭阿里還是善于網絡連接的運營商他們對物聯網的判斷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借助應用使能平臺挖掘未來巨大市場。試想一下,如果雙方一起合作,物聯網的生態繁榮應該會更快到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