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詳解U.2接口 取代SATA成SSD主流?

        詳解U.2接口 取代SATA成SSD主流?

        作者: 時間:2017-10-20 來源:網絡 收藏

          接口多種多樣,主流3.0接口最常見,最近很火的M.2/PCI-e接口,曾經超極本的最愛用到m接口,如今又冒出了一個,要腳踏M.2,取代,成為未來主流選擇?到底又是什么來的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66470.htm

          U.2 接口是什么?

          

          U.2 SSD的接口規范說明

          ,原先叫SFF-8639,由Intel一手推動。本質上是SATA Express,而SATA-E物理接口是通過SATA 6Gbps接口改造的,有點類似于SAS接口。它使用了2個SATA 6Gbps接口和一個只有4pin針腳的mini版SATA接口組成,其中小接口只能接入PCI-E線,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保持向下兼容,因為目前SATA E硬盤的數量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U.2接口的設計思路與SATA-E差不多,盡可能利用現有的物理接口,但帶寬更快,從PCI-E x2變成了PCI-E 3.0 x4,此外還增加了許多新協議支持,比如NVMe,這些都是SATA E接口不具備的。可以說,U.2其實才是SATA E的完全體。

          為什么叫U.2?

          

          U.2 接口 主板端接口

          M.2最早的時候叫NGFF。U.2最早也叫SFF-8639。SFF-8639,由于這名字太生僻,顯然不容易被用戶所記住,這個臨時稱呼很快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U.2。

          U.2接口的特點?

          

          在最新100系列主板上,配備了最新U.2接口

          U.2的設備端接口融合SATA及SAS接口的特點,中間用針腳填滿SATA接口留下的空缺,并預留了L型防呆設計,所以可以兼容SATA、SAS及SATA E規范,主板那一端則是mini SAS(SFF-8643)接口,設備端的U.2線則是一端接在SATA電源上,一端接在U.2硬盤的數據口上。

          U.2接口的最大特色就是支持NVMe標準協議,高速低延遲低功耗,帶寬走PCI-E 3.0 x4,理論傳輸速度高達32Gbps,而SATA只有6Gbps,比SATA快了5倍之多。

          M.2與U.2接口有什么關系?  

          M.2、U.2可以同走PCI-E 3.0 x4通道,同樣能支持NVMe規范,有人說M.2與U.2的關系類似于mSATA與SATA的關系。前者解決了mSATA接口的后續問題,主要面向于小型迷你設備,比如一體機、二合一變形本、筆記本、迷你機等等,當然很多主板上也有它。而U.2再有望取代SATA,從企業級到消費級慢慢普及。


        U.2 SSD可以轉換成M.2接口

          U.2可轉為M.2接口(mSATA也是可以轉換成SATA),只要M.2接口也是32Gbps帶寬的,這種轉接是不會有性能損失的。

          目前有哪些產品支持U.2接口?

          

          Intel 750 系列SSD其中一種接口類型就支持U.2 接口

          HGST Ultrastar SN100、OCZ Z-Drive 6000等企業級的固態硬盤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提供了兩種形態規格,一是傳統的PCI-E擴展卡樣式,二是U.2接口的2.5寸盤樣式。

          不過,普通消費者現在唯一能買到U.2 SSD,只有Intel 750系列,一共有400G及1.2TB兩種容量。400GB的持續讀寫最高可達2.2GB/s、900MB/s,隨機讀寫最高可達430000 IOPS、230000 IOPS。1.2TB的則分別能達到2.4GB/s、1.2GB/s、440000 IOPS、290000 IOPS,性能十分強悍。

          在主板方面,華碩、技嘉、微星、華擎等廠商都宣布了對U.2的支持,并展示了新的U.2數據線、U.2-M.2轉換器。像目前華碩ROG Maximus VIII Extreme主板,就有配有U.2接口。

          U.2接口未來會成為主流接口嗎?

          

          會取代SATA 接口嗎?

          全新NVMe規范出來后,SSD的性能大幅度提升,超過600MB/s太正常了,使得傳統SATA6Gbps接口已經落伍,成為限制SSD性能發展的瓶頸。

          之前就有人提出SATA-E接口取代SATA 6Gbps,但最終未能成型,主要是SATA-E接口的優勢并不那么明顯。而到U.2接口,走PCI-E 3.0x4通道,支持NVme規范,理論帶寬翻了幾番,在功耗供電等方面都做了優化,有望在臺機領域復制M.2接口在移動市場的成功,未來取代SATA接口也未曾不可能。

          不過,現階段而言,這種可能并不會變成現實。雖然U.2有很多吸引人的優勢,但主板支持力度還是不夠,而SATA已經主板上一直以來的標配,想讓主板廠商將SATA改為U.2,這部分的成本,包括材料、技術研發、生產等,讓誰來承擔呢?況且,目前U.2 接口SSD少得可憐。消費級U.2 SSD只有Intel 一家有。

          寫在最后:

          目前SSD市場至少有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等接口形態,現在U.2又冒出來,在速度、容量及功耗發熱等問題上,能最大化滿足SSD需求,讓接口不再制約SSD的發展,至于未來會不會普及,從而取代SATA接口成為主流,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關鍵詞: U.2接口 SATA SS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林郭勒市| 长岭县| 巴楚县| 恩平市| 博爱县| 汕尾市| 茌平县| 绥芬河市| 广汉市| 集贤县| 全南县| 修武县| 麻城市| 连平县| 昆明市| 台湾省| 建宁县| 修武县| 兰溪市| 科技| 禄劝| 梅州市| 武平县| 和平区| 富平县| 高邮市| 大埔区| 涡阳县| 博乐市| 桐城市| 乃东县| 循化| 江永县| 山西省| 青浦区| 随州市| 阳春市| 水城县| 自治县| 榕江县|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