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蜂窩物聯:中國移動定了個小目標 先投入個20億
昨日,中國移動浙江公司在杭州召開蜂窩物聯網試商用發布會暨物聯網燎原行動啟動儀式,宣布蜂窩物聯網全省試商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60969.htm
浙江移動總經理鄭杰在會上表示,浙江移動將投入20億元專項資金建設蜂窩物聯網絡,打造兩個物聯網實驗室(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物聯網終端實驗室),設立5000萬元物聯網終端年度專項補貼,完善一個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扶植和支持100家物聯網合作伙伴。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浙江移動的大手筆戰略發布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工信部下發通知允許運營商使用原有頻譜建設NB-IoT網絡,繼而掃清政策障礙之后,在“大連接”戰略的明確指引下,中國移動開始憑借自己強大的資金實力和產業號召力,攪動蜂窩物聯網市場。
浙江移動大手筆:20億專項資金
鄭杰指出,此次浙江省蜂窩物聯網試商用與物聯網燎原行動的發布,具有里程碑意義,將開啟浙江移動物聯網發展的嶄新局面。
在試商用發布儀式之后,浙江移動將進一步聚焦網絡、終端、平臺運營及產業合作:在浙江全省各市主城區蜂窩物聯網基本覆蓋的基礎上實現按需部署,并在年內實現浙江全省全覆蓋;
打造良好的終端產業鏈生態,通過物聯網終端實驗室聯合產業界共同做好終端運營;同時通過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為客戶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應用開發和發布、智能硬件設施多方式接入等服務,推進產品快速迭代;推動產業鏈的盡快成熟和業務范圍的對外延展。
鄭杰透露,目前浙江移動物聯網客戶近1000萬,預計年底前全省物聯網連接數將超過1500萬戶、全年收入超過7億元,并在2020年前實現連接數翻一番目標,突破1億。
資金和產業鏈優勢:中國移動后發先至
對于中國移動來說,物聯網業務可謂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此前,中國移動已經基于GSM、GPRS建成了中國最大規模的蜂窩物聯網,具備了建設、運維大規模物聯網的經驗與能力。面對新的窄帶物聯網需求,中國移動還推出了OneNET物聯網開放平臺,目前用戶規模超過數千萬。
在NB-IoT方面,中國移動已經與華為、高通、中興等展開戰略合作;在江西省鷹潭市建成了第一個覆蓋全城的NB-IoT網絡,并已在杭州、上海、廣州、福州4個省市啟動NB-IoT外場測試,江蘇移動在南京、蘇州、無錫、宿遷等地區規劃建設近5000個NB-IoT站點。
在工信部下發通知允許使用原有頻譜建設NB-IoT之后,中國移動多年積累的產業鏈優勢及雄厚的資金實力將完全得到釋放,實現后發先至。
雙寡頭格局漸成:移動、電信將展開激烈競爭
雖然,在傳統電信行業呈現三足鼎立的局勢,但在蜂窩物聯網領域,筆者認為將出現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兩雄爭霸的格局。
在政策明確,目標確定的條件下,中國移動的能力無疑將全部釋放出來,是要錢有錢,要頻譜有頻譜,要人有人。僅浙江移動一家就可以拿出20億元來發展蜂窩物聯網產業,由此可見中國移動的雄厚實力。
中國電信雖然沒有中移動的財大氣粗,但擁有明顯的先發優勢,依托800MHz的全網頻譜重耕,中國電信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NB-IoT網絡,30萬個NB-IoT基站基本實現了全網覆蓋;另外,中國電信還計劃投入3億元補貼NB-IoT產業鏈芯片、模組等薄弱環節。更重要的是,中國電信在政企市場擁有豐富的經驗,更加了解行業應用的特點和用戶需求。
反觀聯通,雖然早在2015年聯通建成全球第一個NB-IoT示范點,在2016年啟動了900MHz和1800MHz的外場試驗,也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10余座城市開通了NB-IoT試點。不過,由于聯通面臨900MHz頻率短缺,1800MHz部署投資較高,產業鏈不健壯,其建設速度較為緩慢。有預測稱,2017年聯通NB-IoT基站不超過8萬個。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聯通物聯網在某些諸如車聯網等細分領域,占有很重要的市場地位。而且正如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所說的,長遠來看,中國聯通更關注eMTC,因為需要高流量、低時延等應用場景,一定是5G+eMTC的結合。另外,連接的價值占物聯網產業鏈的價值很低,最重要的還是數據挖掘,今年才是剛開始,明年才是快速放量發展的時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