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摩爾定律死亡論,NVIDIA的應對措施是人工智能?
編者按:學者們念叨“摩爾定律已死”這句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過如今這句話從Nvidia CEO黃仁勛口中說出,卻帶有別樣的意味。
摩爾定律是以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的名字命名的。他曾在1965年時提出,半導體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和電阻數量將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他又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對摩爾定律進行了修正,把"每年增加一倍"改為了"每兩年增加一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60016.htm
Nvidia CEO黃仁勛在臺北電腦展上對一小撥記者和分析師說道:
“每一代芯片架構都在進步,通過調整超標量體系結構以及預測執行增加管線尺寸。然而這些技術的發展,已經跟不上每年將芯片密度提升50%的目標了。”
他說道:
“微處理器已經無法延續過去的發展速度,我們稱之為‘摩爾定律’的發展規律正在失效。半導體的物理特性決定了我們不能再按照登納德定律進一步發展。”
半導體技術與處理器性能的發展軌跡正在偏離
登納德定律又稱作MOSFET縮放定律,源于1974年羅伯特·登納德聯名發表的一篇論文。該論文指出,晶體管面積的縮小使得其所消耗的電壓以及電流會以差不多相同的比例縮小。也就是說,如果晶體管的大小減半,該晶體管的靜態功耗將會降至四分之一(電壓電流同時減半)。
摩爾定律和登納德定律帶來的遞減效應推動半導體行業步入了成熟期,在這個階段只有極少數芯片制造商能夠承受推動技術進一步發展所需的、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高昂投入。就眼下來說,擁有足夠雄厚的財力,能在16nm和14nm工藝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推出8nm和7nm工藝的廠商寥寥無幾。
技術進步的停滯導致了近年來行業整合加劇,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兼并和收購案屢見不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