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OLED發光原理及生成方法介紹

        OLED發光原理及生成方法介紹

        作者: 時間:2017-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的發明及
          現在,主流技術是由美國大手膠卷企業柯達的鄭青云(Steven Van Slyke )于19年研究發現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51357.htm


          OLED的跟LED極為相似,都是在材料的陰極和陽極加入電壓后,兩極之間產生可以移動的 電子和陽子。電子和陽子由于受到電場作用,分別向陽極和陰極移動,離開兩極,在復合材料的中間層(發光層)結合。電子和陽子結合是產生的能量使材料的最外 層電子被激發,跨越到外一層電子軌道。由于只是激發,最外層電子軌道不穩定,最外層電子馬上又會回到原來的軌道,這樣就會把過剩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 來。從這一點看,OLED和LED是一樣的。只不過,OLED的材質是復合材料,即多種材料薄膜化疊加在一起。陰極材料為容易釋放電子的金屬,多為鋁,銀 鎂合金,鈣等金屬薄膜;陽極為能釋放陽子的氧化物,例如ITO,一種透明金屬氧化薄膜。
        發光材料及生成方法
          OLED的主要部分就是發光材料層,經過多次試驗驗證,發光材料大致分為高分子化合物和低分子化合物兩大類。
          低分子發光材料主要有熒光材料和磷光材料。
          熒光材料很容易產生三原色(紅綠藍),另外價格,壽命,加工都非常方便,是一種首選的低分子發光材料。磷光材料的發光效率比熒光材料要高很多,但是伴隨電流增加導致的發光效率降低,壽命不高,提純難以及藍色光譜不全等方面還不及熒光材料,還有待于研究發展。

          跟高分子發光材料相比,低分子發光材料的最大問題就是加工制作困難。特別是無法應付于大面積的生產。由于材料都是以薄膜形式附著于玻璃或者透明聚合物 表面上的,高分子的薄膜技術以及表面處理技術都遠遠超過低分子。另外高分子發光材料的潛力也非常大,不斷的實驗研究,也會有很多新型材料誕生。
          由于OLED薄,輕的重要特點,決定了它的材料必須要通過薄膜處理附著在基板上。這就需要用到表面處理技術。在日本,薄膜技術以及表面處理技術的核心掌握在大手的印刷企業里(大日本印刷,凸版印刷等等)。通過CVD,PVD等薄膜附著方法,可以將各種不同高分子材料附著于基板之上。附著技術的提高,也可以實現大面積OLED。



        關鍵詞: OLED 發光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上杭县| 连山| 萨迦县| 璧山县| 四子王旗| 江源县| 兴安县| 阿克陶县| 铜陵市| 金沙县| 化隆| 太保市| 会昌县| 沂水县| 东阿县| 依兰县| 东至县| 运城市| 东城区| 肃宁县| 景洪市| 古丈县| 包头市| 平果县| 漠河县| 渭南市| 黄浦区| 从江县| 壶关县| 大邑县| 牡丹江市| 类乌齐县| 漳平市| 徐闻县| 宜川县| 策勒县| 尚志市| 张家港市| 津市市| 梁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