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載波移相多電平PWM研究

        載波移相多電平PWM研究

        作者: 時間:2017-06-03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47157.htm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和電力半導體技術的迅速發展,中壓大功率傳動設備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降低了生產的成本,雖然其電路的拓撲結構和控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技術的研究仍備受大家的關注。技術避免了器件的直接串聯,具有輸出電壓高,諧波含量低,電壓變化率小,開關頻率低等優點。技術實現的關鍵在于如何實現大量的S控制信號。

        S法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目前使用較廣泛的法。前面提到的采樣控制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結論:沖量相等而形狀不同的窄脈沖加在具有慣性的環節上時,其效果基本相同。SPWM法就是以該結論為理論基礎,用脈沖寬度按正弦規律變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即SPWM波形控制逆變電路中開關器件的通斷,使其輸出的脈沖電壓的面積與所希望輸出的正弦波在相應區間內的面積相等,通過改變調制波的頻率和幅值則可調節逆變電路輸出電壓的頻率和幅值。

        2 總體設計方案

        2.1單元串聯多電平變頻器拓撲結構介紹

        單元串聯多電平變頻器的拓撲結構簡單,易于模塊化,可以根據系統對輸出電壓、電平數的要求確定功率單元的級數。如圖1所示,七電平H橋串聯逆變器拓撲結構圖,其單相電壓是由三個功率單元組成,每個功率單元均為H橋逆變電路結構,輸出端依次串聯在一起,并利用SPWM信號控制功率單元中開關器件的通與斷。

        2.2移相控制理論

        一般來說,N電平的逆變器調制,需要N-1個三角。移相調制法中,所有三角波均具有相同的頻率和幅值,但是任意兩個相鄰載波的相位要有一定的相移,其值為

        (1)

        通過調制波和載波的比較,可以產生所需要的開關器件的驅動信號。

        但在數字化實現中,載波移相法一般不是由一個調制波和一組經過相移的載波比較生成,而是由調制波和一個載波進行比較之后,再進行一定的延時得到各個功率單元的SPWM控制信號。

        采用DSP+CPLD來完成多路SPWM控制信號的實現。其中由DSP控制器實現單相電壓中的第一級功率單元兩橋臂控制信號,并由CPLD來實現對這兩路控制信號的移相延時,進而實現單相電壓中各個功率單元的SPWM控制信號。系統原理框圖如下圖2所示

        3 DSP控制部分

        DSP控制部分主要任務是實現單相電壓中第一級功率單元的兩路控制信號。如圖3所示,這兩路控制信號分別控制左橋臂Q1和右橋臂Q3兩開關器件的通與斷,Q2和Q4控制信號分別為Q1和Q3信號的互補信號,Q1和Q2、Q3和Q4信號間需要增加一定的死區延時時間。

        功率單元左橋臂Q1的控制信號當參考波大于載波時,輸出高電平,Q1導通,Q2截止;反之,輸出低電平,Q1截止,Q2導通。Q1信號取反后得到Q2信號。左橋臂Q3的控制信號由互差180的三角載波與參考波比較得到,當參考波大于載波時,輸出高電平,Q3導通,Q4截止;反之,輸出低電平,Q3截止,Q4導通。Q3信號取反后得到Q4信號。載波與參考波的比較過程參考圖4,兩橋臂控制信號的實測波形如圖5。

        對以上內容的分析,在本系統中采用了DSP TMS320F2812作為該部分的控制核心其內核為32位,運行速度可以達到150MIPS,同時其有6路獨立的PWM輸出、2個異步串行通訊口、16通道12位AD輸入,內置了36K的RAM和256K的Flash存儲器,在主控制電路中,只需要在該DSP的基礎上配合一些簡單的外圍電路即可實現所需的6路SPWM控制信號。

        4 CPLD控制部分

        CPLD控制部分主要任務是對第一級功率單元H橋左、右橋臂控制信號進行移相,進而得到以后各級功率單元的左、右橋臂的控制信號。該部分設計的關鍵是信號的邊沿檢測和移相延時兩部分。如下圖6所示,首先,CPLD對SPWM進行邊沿信號檢測,當檢測到上升沿(或下降沿)到來后,再進行Td時間的延時,最后輸出置1(或0)。

        邊沿信號檢測可以利用邊沿觸發的觸發器去檢測上升沿或下降沿,但是這種方式對于邊沿的檢測過于敏感,系統中的一個尖峰干擾將會導致邊沿檢測的誤判,我們進行多次采樣,比較前后幾次采樣的結果,再來判別邊沿是否到來。

        移相延時部分最重要的是對延時時間的選擇,延時時間長或短都會影響到系統的性能,本設計中,第二級功率單元的延時時間根據公式(2)計算得到:

        (2)

        其中, 為三角載波頻率,N為逆變器輸出電平數。

        經過CPLD移相后,A相三個功率單元的左橋臂控制信號如下圖7所示,第一級功率單元的輸出如圖8,圖9是A相三個功率單元輸出疊加后的波形。

        利用DSP和CPLD相結合的方法實現載波移相多電平PWM,使單元級聯型多電平技術變得更加模塊化,同時使產品的升級變得更簡單化。不需要改變DSP中的程序,也不需要改變DSP部分的硬件電路設計,只需要改變CPLD中Td的時間,并相應的增加兩路輸出即可。

        5 總結

        多電平技術的發展,需要能夠產生大量的PWM信號的控制器,但傳統的控制器只能提供6路PWM信號,遠不能滿足要求,仍需要更改大量的代碼,進行長期的調試等等,延長了產品上市的時間。為此本文設計了基于DSP+CPLD的載波移相多電平PWM實現的方案,該方案不僅可以輸出18路PWM信號,而且稍加修改便可以輸出24路、36路等更多路PWM信號。



        關鍵詞: 載波 PWM 多電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房山区| 梁山县| 开原市| 滦平县| 南投县| 屯昌县| 涞水县| 常山县| 祥云县| 平潭县| 那坡县| 凤山市| 镶黄旗| 诏安县| 团风县| 浪卡子县| 府谷县| 环江| 白银市| 晋州市| 周至县| 河源市| 金堂县| 沂水县| 法库县| 台南市| 保康县| 厦门市| 广西| 辰溪县| 永兴县| 五台县| 利川市| 辽源市| 监利县| 宜宾县| 磐石市| 禹州市| 林芝县| 白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