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CAN總線標準接口與布線規范

        CAN總線標準接口與布線規范

        作者:ZLG致遠電子 時間:2017-05-1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工業4.0時代已經到來,基于自主優先級仲裁和錯誤重發機制的總線應用十分廣泛,相同的各種總線故障和問題也十分困擾工程師,其實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產品前期設計要相對的嚴謹,今天主要帶大家熟悉總線的常用接口和布線規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5/359067.htm

          隨著總線技術的應用愈發廣泛,不僅涉及汽車電子和軌道交通,還包括醫療器械、工業控制、智能家居和機器人網絡互聯等,當然我們的工程師也被各種奇葩的總線問題困擾,與其后期解決問題,不如前期有效規避。

          一、常見的CAN總線標準接口

          CAN總線接口已經在CIA出版的標準CIA 303_1進行明確規定,熟知接口定義有助于提高自身產品和其它設備兼容性。

          1.DB_9端子

            

          圖 1 DB_9接口定義

          圖1一般工業中最常用的9針D-Sub,分公頭和母頭,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引腳6和9在標準中也是定義了功能的,9定義為收發器/光耦合器的正極電源,但在工業領域常常會有所變化,6和9也常用做CAN設備電源電壓的輸入引腳,但這種技術局限性較大,因為通過引腳運輸到的電流非常有限,參考標準CIA 303_1。

          2.OPEN_5端子

            

          圖 2 Open_5接口定義

          圖2是Open_5形式的接口定義,如果OPEN_4端子的一般使用1-4pin或2-5pin,如果Open_3端子的一般使用的2-4pin,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3.M12端子

            

          圖 3 M12接口定義

          圖3是M12形式的接口定義,在這里可能沒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的點,還有就是除了5pin的接口還有8pin、9pin、10pin和12pin的接口,具體的定義不在贅述,可參考標準CIA 303_1。

          二、CAN總線布線規范

          如果你是一個CAN總線的入門小白,下面的總線布線規范,你可能得收藏起來,在你組網布線的時候時不時拿出來看看,相信對你會非常有幫助。

          1.CAN總線布線形式

          1)“手牽手”式連接

            

          圖 4 “手牽手”式連接

          手牽手布線是最基本的一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布線的時候電阻和電抗分配必須合理,一般要求在首尾兩端各配一個120歐的終端電阻,不可只接單端或不接。

          2)“T”型連接

            

          圖 5 “T型”連接

          “T型連接”的布線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分支的長度,一般波特率在1M的情況下,分支長度最好不要超過0.3m,如果需要增加分支長度,可以降低通訊速率或者使用(CANbridge+)中繼器延長距離,一般情況分支布線的情況符合圖 5即可。

            

          圖 6 分支距離和波特率的關系

          3)星型拓撲結構

            

          圖 7 星型拓撲結構

          對于星型拓撲結構來說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分支的終端電阻的匹配,一般等距離分支終端電阻R=N(分支數)*60即可,如果不等距,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匹配,星型組網一般推薦使用(CANHUB-AS4)集線器,能夠有效隔離子網絡的干擾,延長通訊距離。

          2.組網功能實現

          選好組網的形式之后,那么我們就要考慮實際組網后的功能是否能夠滿足需求,接下來我就通過一個案例來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

            

          圖 8 組網示意圖

          上面的案列比較簡單,中控室一般采用電腦控制,但是電腦的接口一般是PCI/CPCI/USB接口居多,需要使用相關的接口轉換卡引出,接著就是傳輸距離和傳輸速率關系,一般遵循【傳輸距離(km)=(50000/波特率(byte))*0.8】,僅作參考,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你想要更長的傳輸距離和傳輸速率,以下方案可提供參考:

          1)增加中繼設備(Can Bridge+),一般傳輸距離增加一倍;

          2)使用CAN轉光纖設備(CANHub-AF2S2),光纖抗干擾能力強,傳輸距離一般是CAN傳輸距離的2倍;

          3)使用CAN轉以太網(CANET-XE-U),以太網傳輸速率一般都是10/100/1000M,減少信號傳輸時間。

          現在我們基本上解決組網形式和傳輸的問題,可能大家忽略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傳輸線纜的選擇,到底是用多粗的線纜、是否屏蔽、雙絞線還是平行線呢?

          3.總線組網線纜的選擇

            

          圖 10 電纜選擇和終端電阻匹配

          在這里不得不說,同我接觸的很多CAN總線的工程師,都會忽略這個電纜選型和終端電阻匹配問題,對于電纜選型很多工程師好像是對線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一般選擇平行線纜帶屏蔽的線纜,雖然帶屏蔽了,但是CAN_H和CAN_L平行布線并不能很好的抑制共模干擾,導致總線傳輸總是偶發一些錯誤幀,導致數據重發,占用總線資源和其它數據傳輸,造成關鍵數據傳輸延遲,對研發工程師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導致項目延遲;

          其次就是終端電阻對總線的影響,不能只記著120歐的終端電阻,也應該根據不同長度和電纜的選擇合理配。



        關鍵詞: CAN 連接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清水河县| 克什克腾旗| 竹溪县| 万宁市| 翁牛特旗| 南投市| 宁蒗| 滨州市| 新营市| 新建县| 江陵县| 海口市| 日喀则市| 云和县| 金湖县| 克山县| 汶上县| 龙门县| 楚雄市| 大理市| 新兴县| 梁山县| 杭州市| 延吉市| 锡林郭勒盟| 玉山县| 宝山区| 南木林县| 松潘县| 黄梅县| 博乐市| 驻马店市| 武强县| 资溪县| 改则县| 阿拉善左旗| 陆良县| 伊吾县| 和平区| 六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