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5G未商用,愛立信拋出5G專利許可費用標準為哪般

        5G未商用,愛立信拋出5G專利許可費用標準為哪般

        作者: 時間:2017-04-01 來源:網絡 收藏

          日前,據外媒報道,瑞典電信巨頭日前宣布公開其專利許可費。首席知識產權官(CIPO)古斯塔沃稱,對于高端手持設備,專利許可費設定為5美元/部,而對低端手持設備,許可費可以最低低至2.5美元/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4/346113.htm

          而愛立信也因此成為通信領域首家公開其專利許可收費策略的專利巨頭,那么,在5G全球標準尚未完全確定、距離5G正式商用還有2-3年時間的節點上,愛立信迫不及待的發布其5G專利許可費標準,到底意欲何為?

          通信專利許可費模式:按整機售價收取一定比例是行業共同選擇

          目前,包括愛立信、高通、諾基亞、InterDigital等在內的各類通信巨頭,面向手機行業相關廠商,收取相應通信技術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時,一般采取的許可費率標準為按照整機售價收取一定的比例。

          比如,此前愛立信在3G專利上收取專利標準是整機售價的1%,而根據高通(Qualcomm)向國家發改委提交的解決方案,對于為在中國使用而銷售的品牌設備的Qualcomm3G和4G必要中國專利的許可,Qualcomm將會對3G設備(包括3G/4G多模設備)收取5%的許可費,對包括3模LTE-TDD在內的4G設備如不實施CDMA或WCDMA則收取3.5%的許可費,在上述每種情況中許可費基數為設備凈售價的65%。

          而在此前華為訴InterDigital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一案中,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華為按照0.019%的許可費率向Interdigital支付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

          不論是InterDigital的0.019%,還是愛立信的1%,抑或高通的3.5%-5%,這些涉及通信領域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費用標準,都是按照智能手機的整機售價為基數確定的。

          而費率的高低,則取決于三個因素,其一,與專利持有者持有的標準必要專利數量或規模有關,其二,與專利持有者的標準必要專利在手機中發揮的作用大小有關,其三,則是與專利持有者的商業談判和議價能力有關。

          簡單說,即便兩家通信巨頭持有的標準必要專利數量或規模相當,也會因為專利的價值以及議價能力,進而導致最終確定的許可費率不同。

          專利許可費率受質疑:蘋果、魅族都曾因費率標準發起或卷入糾紛

          按照整機售價收取固定比例的許可費率,原本是相對公平的。

          從對智能手機定價策略影響來看,因為定價過高的智能手機將要擔負更多專利費用,因此,固定比例的許可費率對降低智能手機售價有一定作用,可引導手機廠商合理定價。

          而從專利權人角度看,按照整機售價收取固定比例的許可費率,也相當于按照其在市場中發揮的作用獲得了合理的商業回報。

          但是,現實市場的運行出現了扭曲,也就是類似三星、蘋果等定價很高的智能手機,占據的市場份額過高。

          IDC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全年出貨量達到14.7億部,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vivo。其中,三星、蘋果的總銷量分別達到3.11億臺和2.15億臺,份額占比分別為21.2%和14.6%。

          其中,蘋果手機的定價基本居于市場頂端,而這就形成了一個新問題,蘋果手機雖然定價高,但是銷量或市場占有率也高,作為智能手機市場頭部廠商,蘋果對通信巨頭的專利許可費率就產生了不滿。

          2017年1月20日,蘋果公司在美國對高通提起訴訟索賠10億美元,2017年1月25日,蘋果公司在中國起訴高通。其中,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案中,蘋果公司索賠經濟損失10億元人民幣。2017年3月2日,蘋果公司又在英國起訴高通。

          而蘋果與高通系列專利訴訟的焦點就在于:蘋果公司認為高通收取的專利許可費率過高。

          國內手機廠商中,魅族也曾因長期拖欠高通專利費而被訴訟,不過,最后雙方選擇和解。

          專利許可費的小眾模式:按照每部設備固定金額收取專利許可費

          日前,西安西電捷通無線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電捷通公司)訴索尼移動通信產品(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索尼公司)發明專利侵權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一審判決。

          該案中,西電捷通公司據以起訴索尼公司的專利,也是通信行業的一項標準必要專利。

          一審法院判定索尼構成專利侵權,并參照西電捷通公司與其他廠商的專利許可合作,判令索尼公司應當按照1元/件的標準,就其生產、制造、銷售的手機,向西電捷通公司支付專利侵權費用。

          簡單說,雖然同為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糾紛,該案中法院確定賠償金額并非按照整機售價的固定比例確定的專利許可費,而是按照每部設備固定金額確定的費用。

          事實上,不論是西電捷通公司的1元/臺,抑或是高通的3.5%-5%的許可費率,這都是專利權人自己的選擇。

          顯然,與愛立信、高通、諾基亞、InterDigital等通信巨頭相比,西電捷通公司的議價能力是有限的。

          但是,從手機廠商來看,每部設備固定金額的許可費用,似乎比按照整機售價的固定比例更容易接受。

          愛立信5G專利費率先發制人:或影響5G專利許可市場收費模式

         

          雖然距離5G正式商用還有2-3年時間,但是,愛立信先發制人公布其5G專利許可費用標準,顯然會在5G專利許可市場及技術路徑選擇上起到先發制人的效果。

          按照愛立信此前3G相關專利許可費率1%計算,售價2000元的手機,需要向其繳納20元專利費,而按照現在2.5美元-5美元/部的標準估算,售價2000元的手機可能僅需支付2.5美元(約17.3元人民幣)。

          對手機廠商來說,專利使用大幅下降,而對于類似蘋果這種的高定價手機廠商來說,費用下降更加明顯。

          因此,如果其他廠商還堅持按照整機售價收取固定比例專利費用,那么,愛立信拋出的5G專利許可費用標準,對于引導更多手機廠商選擇愛立信的技術路徑或方案,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此外,在5G專利許可市場中,除去愛立信外,還有類似三星、華為、高通等諸多廠商,那么,愛立信率先拋出其專利許可費用標準,尤其是較為低廉的費用,不僅有助于未來5G正式商用后,其更好的完成相關費用收取,還可能對其他廠商的專利許可費用收取標準制定產生影響。

          而愛立信率先公布其5G專利許可費用標準,相當于也把可能的濫用知識產權優勢的“燙手山芋”扔給了其他廠商。



        關鍵詞: 5G 愛立信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文登市| 兰考县| 桃江县| 长乐市| 宜君县| 江山市| 南溪县| 上饶市| 九龙县| 循化| 东至县| 东安县| 八宿县| 奇台县| 唐山市| 岐山县| 鲁甸县| 江安县| 上饶县| 古田县| 遂川县| 惠安县| 淮北市| 务川| 淮阳县| 株洲市| 南宁市| 房山区| 桂林市| 赞皇县| 临邑县| 额敏县| 乌拉特中旗| 兴安盟| 中牟县| 万宁市| 宁强县| 行唐县| 临江市|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