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分手成定局? LG手機如何變成這樣
LG 在 3G 時代的糾結和無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483.htm就在 LG 成為世界第三大手機廠商的那一年,手機行業的一次重大變革已經消無聲息地開始了。站在今天的眼光來看,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那時候的 LG 似乎還沒有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
差不多那時候,中國的 3G 也起來了。

中國的 3G 時代,也是智能手機快速取代功能手機的時代,而且在當時的背景下,手機銷售渠道嚴重依賴于三大運營商,連諾基亞、三星等巨頭都難以避免,LG 更是不能例外。2009 年,伴隨著中國 3G 的發展步伐,LG 也開始與中國三大運營商合作研發 3G 智能手機;為此,LG 甚至在中國成立了本土的研發團隊。
但這時候 LG 犯了兩個重大錯誤。
一個是在智能手機的轉型中不夠果斷。2009 年,LG 推出了 40 款新品,其中只有數款智能手機,在市面賣的大多數機型還是功能機,而且在定位上偏于低端。直到 2011 年,LG 還打算在中國推出 50 款到 60 款新品,其中 60% 都是功能機。
另一個是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選擇方面,LG 失誤頻頻。LG 在 2009 年主要采用了微軟的 Windows Mobile 6.5 和 中國移動主導的 OMS,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2010 年第三季度。尤其是中國移動主導的 OMS,LG 為了迎合中國移動在 3G 時代主導手機市場的野心,對 OMS 大力支持,推出了數款 OPhone 機型,但整體表現可以用顧此失彼來形容。

(LG 推出的 OPhone)
到了 2010 年下半年,OMS 已經名存實亡,中國移動的 OPhone 戰略已經潰敗,而 LG 作為 OMS 的主要支持者,也成為了犧牲品;更重要的是,LG 也因此也錯失了中國 3G 智能手機市場的黃金發展機遇期。
至于 Windows Mobile 系統,LG 更是到 2011 年之后才徹底甩掉。
2010 年第三季度,LG 終于推出首款 Android 手機 Optimus One,在韓國頗受歡迎。12 月,LG 旗下 Android 2.2 智能手機 P503 登陸中國市場;然而 1 個月之后,2011 年 1 月,LG 手機中國業務負責人任偉光卻因為業績下滑并在中國市場持續虧損等原因去職。

(任偉光)
從 2011 年 9 月開始,LG 中國手機業務部門爆出消息,手機研發中心的員工被大量辭退或轉崗,LG 位于北京、青島和煙臺的手機研發中心被合并至煙臺。究其原因,主要是 LG 雖然依然名列全球手機市場第三,但功能手機利潤低下,智能手機又不給力,由此而導致連續 5 個季度出現虧損。
隨后,LG 也有幾款機型登陸中國,比如說在 2012 年 LG Optimus Black、Sol、L7、3D Max 等,雖然也不乏亮點,但遺憾的是這些機型并沒有在千帆相競的中國智能手機海洋中掀起多大的波瀾。

(LG Optimus 3D Max)
到了 2012 年下半年,LG 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線近乎枯竭,它在其他國家推出的機型也不再登陸中國,各個渠道也都在賣老機型;到了國慶節之后,不少 LG 的下級經銷商開始賠本甩賣或退貨。接著到了 11 月底,LG 手機業務在全國的 26 個辦事處陸續有員工接到離職通知。
至此,LG 在中國手機市場潰敗不堪。
到了 2013 年第二季度,LG 手機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一方面 LG 在全球范圍內位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三位,另一方面 LG 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存在感幾乎為零。
可以說,從 2012 年下半年起到 2013 年年中,LG 對于中國市場的態度基本上處于放任狀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