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與可穿戴技術在工業應用空間巨大
2.工業物聯網實施商業模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3346.htm工業物聯網應用中,商業模式將會面臨三高問題:成本高、風險高和技術門檻高。

3.工業物聯網應用效果:5M+3N

4.工業物聯網實施戰略戰術
戰略上:適量自動化
工具化的自動化,自動化的信息化,信息化的智能化,智能化的人性化
戰術上:深度精細化
復雜的簡單化,簡單的標準化,標準的流程化,流程的工具化
三、可穿戴技術與設備管理
1. 案例:大型家電制造企業
某空調有限公司擁有多個大型生產基地,集團產業涵蓋家用空調、中央空調、冰箱、洗衣機、制冷設備、生活電器等領域。
目前,該企業的整體信息化在行業內屬于中上水平,企業信息部門對于新技術的發展保持高度關注。作為一個制造過程中人員密集度較高的企業,其生產模式具有家電制造行業典型性,且擁有巨大的產線規模,現場數據采集處理需求繁多。
面臨問題
通過分析該企業的電子元器件倉庫管理流程,我們發現該企業在流程上主要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大量出入庫搬運操作缺乏現場數據采集工具
·采集“手推車+筆記本電腦”的模式數據操作異常繁瑣
·需要搬運工和倉管員共同配合完成倉儲操作,耗費人力資源

解決方案
總結該企業的痛點包括:RFID掃描、3G/藍牙/WIFI實現數據連接,在屏幕上可視化的展示,員工的GPS定位等,因此基于這些需求和痛點,采用一維碼掃描、二維碼掃描、高頻RFID、越高頻RFID、藍牙、傳感器、WIFI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2. 可穿戴技術的潛力
可穿戴技術可以為企業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信息采集方案,架起工業與可穿戴的橋梁從而讓信息流動起來。根據著名市場研究機構的調研報告,可穿戴技術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都非常巨大,具體體現在:
·工業可穿戴和移動技術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3%,幅度超過機器人自動化和云計算等同類顛覆性創新技術
·未來兩年企業應用工業可穿戴和移動技術的重點領域: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現場服務
·未來5年可穿戴在工業領域平均年銷量5千萬臺
·2020年工業可穿戴市場將超過200億美元


3.走在前頭的企業
目前,已有幾家公司在工業穿戴設備方面已經走在前頭。
斑馬技術(NASDAQ:ZBRA):現場數據識別和追蹤技術的世界領先企業,已推出為倉儲任務設計的全套可穿戴式解決方案
UbiMax:一家德國初創公司,全球工業可穿戴領導者,基于智能眼鏡的工業級可穿戴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20多家企業中落地應用這一解決方案,UbiMax發展非常迅速,已經和谷歌、SAP等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和伙伴關系。
Movilizer:Gartner認可的行業領先云平臺技術公司,2016年被霍尼韋爾高價收購,其業務范圍遍布30多個國家的200多家國際公司,每天有高達150多萬的移動業務應用在平臺上被應用。
作者:羅浩,副教授,暨南大學物聯網與物流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制造信息系統、物聯網及無線制造技術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