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E 4G項目特寫側記:寶劍鋒從磨礪出 4G勝自苦寒來
2009年初,FDD產業發力,三星推出LTE FDD終端商用芯片,瑞典運營商TeliaSonera號稱LTE FDD年底商用。而此時TD-LTE產業還沒有明確的產業信號,未有雛形;大部分國際運營商對TDD僅技術跟蹤、未有任何實質的商用計劃;TD-LTE與FDD的產業差距一下子拉大,產業資源已經明顯偏向LTE FDD,TD-LTE形勢危急。當時研究院分管領導,現移動技術部部長王曉云審時度勢,及時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借鑒世博會這個國際展示的重要窗口, 拉動端到端TD-LTE設備成熟,并在世博園建一個試驗網向世界展示TD-LTE技術競爭力,吸引全球同行關注和推廣TD-LTE技術和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3124.htm很快,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組織起草了世博演示方案獲得政府支持,工信部LTE推進組決定委托中國移動全面負責試驗演示網的組織協調。
為充分展示TD-LTE技術先進性和產業快速發展現狀,從而增強整體產業鏈信心,中移動TD-LTE項目組制訂聯合產業、政府、省公司、集團等“多維一體、重點攻關”的計劃。為保證室外站建設進度,站址需早于世博園內建筑成型前確定,導致無法采用常規仿真方案進行網絡規劃;為克服該問題,項目組長上海移動孟忻幾十次帶領團隊實地勘察和測試,掌握了第一手的現場數據,保證了世博園內良好的覆蓋質量。為在世博期間展示出最強的TD-LTE產業實力和先進的技術優勢,中國移動充分利用研究院實驗室作為技術加速器,搭建完備的端到端測試環境,采取多廠商聯合攻關的方式、在研發階段就開始一致性互通測試,跳過與測試儀表聯調的環節,實現產業快速發展。在方法優化的基礎上,還需要大量時間的投入;實驗室里,中國移動研究院楊光帶領鄧偉、許靈軍、肖善鵬、王小旭等技術人員,與來自大唐、華為、中興、愛立信、諾西、阿朗、摩托羅拉等系統廠家,創毅視訊、高通等芯片廠商,臺灣廣達等平板廠商的技術人員經常為排查問題通宵達旦測試和研發。最終,2010年5月1日世博會開幕,TD-LTE在世博會上的亮相給全球的觀眾都帶來了震撼和驚喜。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開通儀式上稱贊TD-LTE世博園演示網絡是有效推動了自主創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將向全世界展示我國自主創新技術的重大成果。
中國移動依托國家重大專項并構建TD-LTE世博示范網,推動產業具備了端到端商用能力;牽頭或參與了79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重大專項,并作為“國家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工程實驗室”主體開展TD-LTE大量試驗測試工作,以發布技術路標、設備規范和測試驗證等工作,確保產品符合商用市場的需求,成功推出了首款TD-LTE終端芯片以及相應端到端產品。
面向運營開展規模試驗,扎實、全面的技術體系是全球領先精品網絡的堅實基礎
如果說2010年世博會演示網絡支持了TD-LTE的產業發展,那么2011年TD-LTE規模試驗及2012年TD-LTE擴大規模試驗則對TD-LTE的組網運營技術發展至關重要,是商用前的沖刺。中國移動作為試驗承擔單位,發揮著關鍵作用。
TD-LTE商用面臨諸多的運營難題:從未有過的TDD同頻組網、從未有過的高頻段多場景組大網、從未有過的TD-LTE復雜互操作(與GSM的語音互操作+與TD-SCDMA的數據互操作)、從未有過的3G升級建設方案等。面對這么多的“從未有過”,中國移動全體總動員、從公司總裁到項目經理,逐一梳理TD-LTE從技術成熟到商用成功需要解決的問題,最終理出六大類、84項大問題,這些問題從解決方案的提出到最后技術產業成熟均需要在兩年時間、六個城市的試驗中完成。
為實現試驗高效運轉,中國移動總部周勝、李通、李坤江、羅建迪等精心規劃安排,制訂研究、測試、總結、匯報等完備計劃;中國移動研究院王四海和李新、設計院李楠和董江波組織試驗與技術攻關團隊,針對問題制訂測試方案、測試計劃;中國移動浙江公司王科鉆、廣東公司陳其銘、上海公司孟忻、江蘇公司林興、福建公司傅海等等從測試一開始就“擼起袖子加油干”,積極組織試驗網絡建設、準備試驗資源。在試驗開展的兩年多時間里,D-LTE試驗團隊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共完成270余項技術方案驗證、2萬多項測試用例、參測設備超過100款,形成了50多項重要的世界領先、并為全球運營商借鑒的技術創新方案,包含:2/8天線的性能評估,TDD密集城區、普通城區、室內外覆蓋指標,1.9GHz和2.6GHz頻段的穿透損耗等。大到技術難題的解決、小到一線人員情緒的調節,整個團隊無不細致對待,保障了整個試驗工作如期順利完成。在此過程中,整個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深圳和杭州規模試驗外場負責人曲嘉杰和劉磊抽樣自己的普通“一天”,得到了這樣一組數據:56個溝通電話,106封測試郵件,接觸75人次、17個公司和部門,凌晨3點17分睡覺……連當年號稱最耐用的諾基亞E71手機,也和耳機一起不堪重負地壞在了試驗現場。T
產品研發方面,為做好每一處弱區以及盲區的覆蓋,中國移動于業界第一次提出了采用終端套片實現的mini滿格寶4G微型直放站方案,為盡可能早的給客戶提供好的產品,項目組人員加班加點,一些人放棄了婚假的蜜月和陪伴家人的節假日時光。
為了建設好、運營好和維護好全球規模最大、場景最復雜的4G網絡,離不開中國移動全體員工的全情付出。中國移動作為首家規模使用TDD制式的4G網絡運營商,在提供4G業務的同時,還需協同2G/3G網絡以保證用戶無縫連續覆蓋的業務服務,中國移動的4G網絡涉及十大領域38個接口,端到端流程長,業務實現極其復雜,要實現商用網絡改造難度極大、網絡優化任務繁重。中國移動網絡部總經理魏麗紅作為全程負責人之一,在前期方案,預研測試階段提出系統和網絡組網調整、網管升級技術方案,測試中發現上千問題的解決方案和測試用例,同時提出全國集中網優平臺的建設方案和集中優化工作模式的改革轉型,大大提高了4G網絡建設優化的效率。在開網預商用階段,科研與實際應用結合發現的問題最為復雜,魏麗紅經理引領多個部門開展質量大會戰,規模化解決實際運行種發現的成千上萬的問題。2013年8月3日下午16:30,云南魯甸發生6.5級強震,地震給中國移動網絡帶來較大的影響。災情發生后,魏麗紅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抵達余震不斷的震中龍頭山鎮現場開展應急通信保障工作。當時正直4G網絡開通,當地6個4G一體化便攜式基站分別覆蓋龍頭山鎮災民救助點、醫療救助中心以及魯甸縣城指揮部、新聞中心,成功接入數百位用戶,接通率達到99%,下載速率達到30M,確保救災指揮人員和媒體記者及時向外傳遞消息。保障期間累計搶通基站321站次,搶通站次比例達97%。盡管震區4G業務量較平時增長2倍,隨著網絡業務的快速搶通和應急保障的有序開展,中國移動4G網絡第一次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千百像魏麗紅這樣中國移動的巾幗英雄,用智慧與汗水的結合打造出中移動的世界領先的網絡與技術品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