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物聯網 機器人“四大家族”厲兵秣馬
工業機器人作為一個發展比較成熟的產品,站在普通用戶角度,很難評判幾個領頭廠家產品之間的技術差距,尤其是當今時代,想要通過技術創造代次上的差距已經不太可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3114.htm就好比有人問奔馳和寶馬的造車技術有何優劣,我等吃瓜群眾只能說一句“坐奔馳也好,開寶馬也好”。把工業機器人與造車類比,造車用的絕大部分關鍵技術,奔馳有的寶馬肯定也有,其他“營銷性技術”的區別,不會影響到技術競爭格局。
那么未來工業機器人廠商主要靠什么拉開差距呢?答案只有一個,物聯網戰略。

庫卡KUKA(美的)
2016年12月30日,美的集團透過MECCA International (BVI) Limited就全球領先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德國庫卡集團(KUKA)股份發出的要約收購已獲得所有相關監管部門的批準。
2017年1月12日,美的集團年會上董事長方洪波強調了美的并購KUKA的產業意義:未來美的將在家電產業之外構建第二個產業板塊,即機器人和工業自動化產業板塊,這是美的新的增長點。
年會邀請剛剛進入美的體系的庫卡CEO Till Reuter發表講話。 Reuter在解讀今后的核心戰略目標時,提到了“智能機器”和“數字區域”這兩個概念,也正是在公司業務中貫穿物聯網技術的兩個概念:
智能機器:在KUKA制造的工業機器人中,相當于兼具自主性和機動性的先進機器人。很快大量工業機器人將“走出與人隔離的工作籠子”,開始與人類貼身合作,靈活度進一步提高。Reuter表示,工業機器人繼續發展下去,將會出現自主性和機動性更好的智能機器。
數字區域:則是使KUKA過去培育的各行業生產工藝的相關知識與最尖端IT相融合的解決方案。Reuter說:“我們熟知汽車和飛機等產品的生產工藝。我們要將技術經驗與IT聯系起來,向客戶提供智能化的系統”。Reuter表示,通過優化智能系統,也就是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復雜系統,削減各種生產系統的停機時間和預測性維護等,可以創造出新的商務模式,構建起高度整合的價值鏈。
根據IFR的數據,在汽車制造領域,KUKA機器人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一。我們不妨從汽車行業入手,帶你親眼目睹KUKA如何使用“物聯網盒子”,將吉普牧馬人的白車身車間構造成IIoT(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工廠。

由于KUKA提供的靈活性,吉普牧馬人的白車身生產車間已經在系統聯網和工藝控制方面成為了行業典型代表。在一條生產線上,每 77 秒鐘就能生產出一臺車身——無論何種型號,無論何種版型。日復一日,每天24小時不間斷,10年來安全可靠。
KUKA 通過Windows Embedded和 Microsoft SQL Server,將259個車間機器人和60,000個其他設備與高效的后端監控系統及上級數據處理系統聯成一體,由此誕生了“物聯網盒子”。基于這種解決方案,吉普牧馬人可以生產超過8種不同的車型,每天生產的車身數量超過830個。
具體來說,車間中的259個機器人與33個控制點相連,連接到主控制器和Microsoft SQL Server服務器群。SQL Server服務器群用來管理生產數據,它也與制造執行系統共享數據。其他SQL Server服務器群支持SA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和質量保障系統。
系統架構支持通過1,444個網絡節點連接生產線中的60,000個設備,例如焊接和密封設備等。KUKA也使用Microsoft SharePoint Server 2010實現設施管理。

這個智能系統每天產生巨大的數據量,KUKA基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為工廠的運營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實時地改變生產線的操作軌跡,為吉普車的生產帶來極大的生產靈活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