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環境信號采集與控制系統設計
軟件選型:在pcDuino上運行OpenWrt,并安裝Nginx、SQLite和PHP作為家用主控服務器,采用Python2.7.1作為主控程序的編程語言,采用開發板自帶的IRH7.6版本的IDE即可將程序燒制到開發板的ROM中。關于云端服務器,可以采用阿里云,配置為CentOS6.4版本,運行Nginx、MySQL5.2和PHP5.3即可作為云端服務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2197.htm關于傳感器數據收集和云端服務器的內容,相關文獻已較多在此不再贅述。關于配置模塊,是用戶安裝時初始化的必要的一步。由于每個住戶的居家環境和配置方案都不同,需要在初始安裝時指定設備的擺放位置,并匹配相關的傳感器和家電設備。為了提升用戶體驗,需要對初始化進行測試,用戶滿意方可通過,如圖8所示。
家電控制模塊分為紅外家電和Wi-Fi家電控制兩類。其中,紅外家電包括空調、電扇、電視等設備,相應的控制代碼是串行的,依賴紅外轉發模塊來實現,大多數基于38KHz的NEC紅外載波協議,所以可以通過學習遙控器按鈕控制代碼來實現。關于Wi-Fi家電的控制格式,均為IP地址:端口+控制代碼的格式實現,各品牌型號的具體代碼各不相同,大部分品牌還帶有加密密鑰,所以必須在初始化配置時指定好正確的型號和地址(如有必要,最好在路由器上把家電mac地址綁定不變),即可實現對家電的控制。
安防報警模塊需要用戶手動開啟或解除。主要基于被動人體紅外(PIR)傳感器,當安防模式開啟后,如果家中有人闖入,激活紅外信號即開啟報警,以短信的形式通知住戶和安保物業人員,其中攝像頭拍照取證為可選功能。關于環境報警信息,主要是有害氣體、火災或漏電行為的檢測,如圖9所示,由系統監聽傳感器和家電狀態信息獲得。
家電的遠程控制與訪問查詢,需要APP端或PC瀏覽器來實現。在主控設備的程序中編寫監聽程序,接收控制指令,如圖10所示。
主控設備定期與云端進行同步,為了保障用戶的隱私,在云端僅保存最近的數據供APP訪問使用,以及安防報警的證據留存。云端數據庫的架構及描述如圖11所示。
3 總結
本方案采用低功耗的ZigBee協議與WLAN結合,不僅節省了智能家居的裝修成本,而且使得居住環境的信息采集和遠程查詢控制的實現都成為可能。本方案的兼容性更好,可以適用于較多廠商的品牌兼容。本項目為華科大學生創業作品,“感知i家”系列產品已注冊商標,并受到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的支持。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安防、災害預警、家電控制和住戶行為識別,以及不同品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
參考文獻:
[1]張亮.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系統[D].武漢科技大學, 2009.
[2]苑毅,潘崢嶸.一種Zigbee傳感器實現的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2013(2):53-54.
[3]侯麗玲.基于ZigBee的無線傳感器網絡遠程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4).
[4]張科.基于ZigBee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江蘇科技大學, 2013.
[5]周瑜.ZigBee傳感器網絡在家庭可燃氣體監測系統中的應用[J].信息通信,2016(1).
[6]馬燦.一種Zigbee傳感器與手機通信接口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理工大學,2014.
[7]黃瀲之.基于Zigbee傳感器網絡的室內環境監測系統設計[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1期第52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