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巨頭壟斷全球醫械八成市場:從中國掘金百億
心血管醫療器械市場的狀況只是全球醫療市場格局的一個縮影。高端醫療器械和原研藥市場基本上都處于跨國大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的掌控之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505.htm在資本市場上的反應也非常明顯。醫療醫藥領域是美國千億美元市值公司最集中的行業之一,當前有十多家公司總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被罰款的信息公開后,美敦力的股價有所下跌,但當前仍然維持在一千億美元左右。
國內大型醫療器械公司普遍以一次性耗材和中低端產品為主,在高端市場上的競爭力其實不強。
以在香港上市的威高股份為例,截至目前,其市值接近240億港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之一。但其產品主要為輸液器,注射器等,其一次性使用醫療產品占其總營收的比重超過七成。研究顯示:目前中國國產醫療器械總體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或地區存在10年左右的差距。
小目標:國產醫療器械替代進口,真的會降價嗎?
中國快速增長的醫療市場規模成了美日巨頭的肥肉。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數據,2015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3080億元,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20.50%。在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快速擴大的同時,醫療進口也是連年增加。
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年前10月,中國醫療儀器及器械進口金額為71.96億美元,與2015年同期的66.12億美元相比,增加了8.83%。2015年全年的進口額與十年前相比,增長接近三倍。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海關總署繪制的中國醫療儀器及器械歷年進口:

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曾推出一系列措施,旨在推動醫療器械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政策之一就是鼓勵國產替代進口。
但實際上,不論是國產還是進口,患者只能在極端高價和高價之間進行選擇。據報道,進口支架的出廠價約為1000元左右,國產支架出廠價則在600—700之間;患者使用進口支架的平均價則高達1.7萬到2萬之間,國產支架稍便宜,平均價仍然達到為1.1萬。國產支架看似比進口產品便宜30%,甚至是50%,但價格仍然非常高昂。
國產醫療器械廠商的毛利也并不低。普華和順是在港上市的一家中國醫療器械企業,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銷售毛利率超過74%,凈利潤率超過36%。
當下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企業要通過各種方式贊助醫院和醫務人員。營銷人員會定期到訪醫院、進行產品的現場展示及開展研討會等,通過這種方式,醫療器械企業才能與醫院及醫生建立密切的關系。患者所支付的費用不僅包括器械的出廠價,還包括經銷商以及廠商向醫院、醫生支付的各種費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