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熱炒”背后:一系列無法解決的硬傷
產業化究竟還遠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343.htm石墨烯的相關內容發布后,華為官方表示,這一研究成果將給通信基站的儲能業務帶來革新。媒體稱,尚不清楚這項技術何時在智能手機上使用。而石墨烯產量和成本是現在最主要的問題?;诖?,小編查閱了更多的資料來解釋這一問題。
作為目前發現的最薄、最堅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新材料之王”,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成為“徹底改變21世紀”的“黑科技”。
2014年夏天,任正非首次接受媒體群訪時說,未來10-20年內一定會爆發一場技術革命。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顛覆硅時代,但是顛覆需要有繼承性發展,現在芯片有極限寬度,硅的極限是七納米,已經臨近邊界了,石墨已經是技術革命前沿邊。
華為中央研究院的瓦特實驗室是華為研究石墨烯的主力兵,而且華為跟國外的頂類研究力量有很多合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2016年9月在上海分享了目前英國與中國在石墨烯合作領域的研究前景——康斯坦丁長期從事石墨烯研究,成功從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烯,并以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譽為石墨烯之父。
康斯坦丁透露,曼徹斯特大學正在與華為一起開展石墨烯熱管理領域的研究,主要在電子器件方面解決散熱問題和一些技術問題。通過在這一特定領域的共同研究將有助于雙方更好地挖掘石墨烯的某些未知屬性,從而有機會開展更深層次的應用。
華為石墨烯專利之謎
據華為瓦特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李陽興博士表示,石墨烯基高溫鋰離子電池技術突破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在電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劑,除去痕量水,避免電解液的高溫分解;電池正極選用改性的大單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同時,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實現鋰離子電池與環境間的高效散熱。

經查實,李陽興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2016年6月就任華為瓦特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之前曾任杉杉股份全資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首席技術官)。
專利局相關數據表明:華為此次宣布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的兩項關鍵技術:單晶三元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的專利擁有者均為杉杉集團旗下子公司。


因此,華為此次將石墨烯電池技術成功商業化,相關專利擁有人杉杉股份將成為唯一直接受益的A股上市公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