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工業以太網EtherNet/IP性能分析

        工業以太網EtherNet/IP性能分析

        作者: 時間:2016-12-20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與控制技術的飛速發展,工業控制網絡體系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革。近年來,國際工業控制領域的共同趨勢是使用基于IEEE 802.3和TCP/IP的網絡技術,形成新型基于以太網的網絡控制技術,即“工業以太網”。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工業以太網有Ether-NeL/IP、Profinet、Modbus/TCP,HSE、EtherCAT,PowerLink、EPA等。

        目前,工業以太網的發展方向有2種:一種是非標準的以太網,在以太網的基礎上二進行了改動,一般都采用專用的芯片進行產品研制,Profinet是其典型代表;另一種是基于標準的以太網,采用工業級的以太網芯片就能進行產品研制,EtherNet/IP正是基于標準以太網的典型代表。

        1 EtherNet/IP介紹

        通用工業協議(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CIP)為開放的現場總線DeviceNet、ControlNet、Componet、EtherNet/IP等網絡提供了公共的應用層和設備描述。它建立在單一的、與介質無關的平臺上,為從工業現場到企業管理層提供無縫通信,使用戶可以整合跨越不同網絡的有關安全、控制、同步、運動、報文和組態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使工程化和現場安裝的開銷最小化,使用戶獲得最大的投資收益。

        EtherNet/IP技術是基于標準的TCP/IP協議的CIP技術與以太網技術的巧妙結合,只是在TCP或UDP報文的數據部分嵌入了CIP封裝協議,封裝協議的主要任務是定義和規范了如何封裝和傳輸t層協議報文,以及如何管理和利用下層TCP/IP連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EtherNet/IP采用高效靈活的數據交換模式——生產者/消費者模式。生產者是數據的發起者,向網絡上發送數據包,數據包攜有指示數據內容的“唯一的”標識符。消費者是數據接收者,任何感興趣的消費者都可通過標識符從網絡中獲取需要的數據,這樣,多個消費者可以接收和使用這些數據。EtherNet/IP的報文主要分為隱式報文和顯式報文,隱式報文主要傳輸一些實時I/O數據、功能性安全數據和運動控制數據,顯式報文

        主要是傳輸一些配置、診斷等數據。EtherNet/IP基于標準的以太網技術,Ether-Net/IP的數據傳輸的整個過程如圖1所示,它利用UDP協議傳送隱式報文,將UDP報文映射到IP多播傳送,實現高效I/O交換,有力支持了生產者/消費者模式。并利用TCP的流量控制和點對點特性通過TCP通道傳輸顯式報文。

        點擊放大圖片

        圖1 EtherNet/IP協議架構圖

        2 以太網性能分析

        以太網最初應用在辦公自動化領域,其MAC層采用的是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協議),當網絡負荷較高時,數據的傳輸就會出現延遲,產生“不確定性”,而該“不確定性”正是工業控制領域的大忌。因此,在工業以太網發展初期,許多人都抱著質疑的態度,這大大制約了工業以太網的發展。

        然而,技術在不斷進步,以太網的通信速率從最初的10 MB增大到如今的0.1~10 GB。同樣的通信量,通信速率的提高意味著網絡負荷的減輕,而減輕網絡負荷則意味著確定性的提高。據有關試驗證明,在網絡負荷不超過36%的情況下,以太網基本不會發生沖突;在負荷為10%以下時,10 MB以太網沖突機率為1次/5 a,100 MB以太網則為1次/15 a。而全雙工通信方式也進一步避免了沖突的發生。另外,以太網交換機技術的迅速發展,給解決工業以太網的不確定性帶來了新的契機。交換機可對網絡上傳輸的數據進行過濾,使每個網段內節點間數據的傳輸只限在本地網段內進行,將數據包沖撞的機會從根本上減少到零,并且不占用其他網段的帶寬,從而降低了所有網段和主干網的網絡負荷。

        與此同時,許多制造商開始致力于研究適用于惡劣工業現場環境的接插件、電纜、集線器、交換機等,網絡配件來提高網絡的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這些都為以太網直接應用于工業現場設備間通信提供了技術可能。

        3 EtherNet/IP性能分析

        在以太網中,TCP是一個可以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面向鏈接的協議;UDP是一個能簡單、快速地傳遞數據報,但不能保證數據報是否安全無誤地到達目的設備不基于鏈接的協議。EtherNet/IP采用以太網的UDP傳遞實時數據,TCP傳遞諸如配置、診斷等非實時數據。為了確保實時數據的可靠性,EtherNet/IP協議增加了一系列措施,如在每次傳輸數據時都增加了數據頭和序列號,每發送一次數據報,序列號增加一次,接收方通過序列號就能判斷數據的有效性,從而確保了數據的可靠性。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鄱阳县| 南澳县| 台州市| 沙雅县| 黄骅市| 恩施市| 丰都县| 博罗县| 北碚区| 洪雅县| 铅山县| 九江市| 洛浦县| 博白县| 垣曲县| 米林县| 瑞安市| 呼图壁县| 灌阳县| 屏东市| 阜南县| 元阳县| 大港区| 岳阳市| 金塔县| 安吉县| 深圳市| 桂东县| 合水县| 舟曲县| 怀柔区| 扎赉特旗| 海安县| 舟山市| 如皋市| 专栏| 湟源县| 隆安县| 林甸县|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