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白了這篇NB-IoT科普小文,你就厲害了
面對這樣一個多層的網絡,如何更好的解決特定場景下流量小、人工干預少、部署時間長的業務,比如像智能抄表、智慧停車、生態農業、智能建筑等,以現有廣泛商用的2G/3G/4G、WLAN及其他無線技術都無法應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40370.htm移動通信標準化團體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于2016年6月22日宣布完成NB-IoT(NarrowBand IoT,窄帶蜂窩物聯網)標準的制定工作。NB-IoT是一種3GPP標準定義的LPWA(低功耗廣域網)解決方案,正是克服物聯網主流蜂窩標準設置中功耗高和距離限制、采用授權頻譜的技術之一。
NB-IoT有哪些優勢?
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新空口技術,NB-IoT本身具有四大能力:
低功耗:功耗僅為2G的1/10,終端模塊的待機時間可長達10年;
廣覆蓋:在同樣的頻段下,NB-IoT比現有網絡GSM增強20dB,覆蓋面積擴大100倍;
海量連接:NB-IOT一個扇區能夠支持10萬個連接。目前全球有約500萬個物理站點,假設全部部署NB-IoT、每個站點三個扇區,那么可以接入的物聯網終端數將高達4500億個;
低成本:基于大規模量產之后芯片1~2美元,模塊成本有望降至5美元之內。未來隨著市場發展帶來的規模效應和技術演進,功耗和成本還有望進一步降低;
此外,相對于采用非license頻譜的物聯網技術,NB-IoT還具有基于現網的升級、運營商級別的可靠性、高安全性以及全球漫游等優勢。在支持大數據方面,NB-IoT連接所收集的數據可以直接上傳云端,而藍牙、Wi-Fi等技術則沒有這樣的便利。
NB-IoT的市場前景如何?
據全球移動運營商聯盟預計,到2017年末全球將會有20個NB-IoT運營商網絡上線;目前有24家運營商已經決定支持NB-IoT網絡運營,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已明確將NB-IoT的部署列入其網絡規劃和戰略方向,正在積極嘗試。
NB-IoT未來將覆蓋25%的物聯網連接,據市場研究機構Machina預測,對面臨用戶飽和、OTT沖擊的運營商來說,NB-IoT將叩開廣袤的新市場,帶來三倍以上的連接增長;而對正積極轉型升級的傳統行業從業者而言,它在適應場景、網絡性能、可管可控及可靠性等方面亦具備運營商網絡的先天優勢。參照對德國NB-IoT市場的5年發展預估,到2020年德國市場NB-IoT收入可達16.7億美元,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安全、自動化等領域將成為NB-IoT的主要盈利領域。
中國在NB-IoT的進展和布局如何?
今年4月,工信部召開了窄帶物聯網工作推進會,提出培育窄帶物聯網產業鏈。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NB-IoT未來會覆蓋20%的物聯網連接,其優勢可以廣泛應用于多種垂直行業。傳統的辦法和藍牙,物聯網應用是碎片化的,而憑借NB-IoT技術則可實現其在智慧農業、可穿戴設備、電源監控、車輛防盜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在支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上,NB-IoT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聯發科技將提供集成的NB-IoT解決方案以滿足各種物聯網應用的需求。NB-IoT將作為聯發科技物聯網的核心技術,與BT、GNSS、MCU、WiFi相結合,通過不斷的進行技術整合為物聯網領域提供豐富的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