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收購物聯網知名研究機構 IoT將呈爆發式增長
近日,筆者得到一條重磅消息: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Gartner(高德納)咨詢公司于11月9日宣布收購物聯網/M2M領域世界領先的市場情報和戰略研究機構Machina Research,交易額暫時沒有透露。包括創始人Jim Morrish 和 Matt Hatton在內,Machina Research的分析師團隊將被整合進新的組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40097.htm

圖:Gartner收購Machina Research的相關報道
Gartner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家成立于1979年的著名咨詢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斯坦福德。其研究范圍覆蓋全部IT產業,包括IT的研究、發展、評估、應用、市場等。它在全球擁有大約9000名員工,其中包括1450多名分析師和咨詢顧問,其客戶遍布90多個國家。
此次收購Machina Research符合Gartner的一貫戰略——即投資世界上的一流產品和服務以幫助客戶做出每一個與技術相關的決策。
這也意味著Gartner已經把物聯網作為核心研究方向之一。Gartner的研究成果一向在業內具有風向標的作用,一旦Gartner開始如此重視物聯網,一方面意味著IoT市場已經達到了足夠的體量;另一方面預示著IoT市場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Gartner在物聯網領域的研究成果
在此之前,Gartner在物聯網領域已經做出了有目共睹的突出成果。
一.新興技術成熟曲線
最著名的就是那條新興技術成熟曲線,或者直接叫做炒作周期,是指新技術、新概念在媒體上曝光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1995年開始,Gartner依其專業分析預測與推論各種新科技的成熟演變速度及要達到成熟所需的時間,分成5個階段:
科技誕生的促動期 (Technology Trigger):在此階段,隨著媒體大肆的報道過度,非理性的渲染,產品的知名度無所不在,然而隨著這個科技的缺點、問題、限制出現,失敗的案例大于成功的案例,例如:.com公司 1998~2000年之間的非理性瘋狂飆升期。
過高期望的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早期公眾的過分關注演繹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故事——當然同時也有眾多失敗的例子。對于失敗,有些公司采取了補救措施,而大部分卻無動于衷。
泡沫化的底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在歷經前面階段所存活的科技經過多方扎實有重點的試驗,而對此科技的適用范圍及限制是以客觀的并實際的了解,成功并能存活的經營模式逐漸成長。
穩步爬升的光明期 (Slope of Enlightenment):在此階段,有一新科技的誕生,在市面上受到主要媒體與業界高度的注意,例如:1996年的Internet ,Web。
實質生產的高峰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在此階段,新科技產生的利益與潛力被市場實際接受,實質支援此經營模式的工具、方法論經過數代的演進,進入了非常成熟的階段。
2012年和2013年的時候,Gartner的分析師還認為物聯網要10年以上的時間才會達到“生產率穩定期”,但在2014年時,物聯網已經登頂技術成熟度曲線了。

圖:2013年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曲線

圖:2014年Gartner新興技術成熟曲線
到了最新發布的2016“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中,“物聯網”一詞已不再像往年一樣出現在該曲線中,不過,物聯網平臺、手勢控制設備、聯網家庭等物聯網產業的細分領域詞匯開始出現在這一曲線中??梢钥闯觯锫摼W已深入人心,而這一范疇下各領域向著廣度、深度和規?;逃冒l展。
總之,該曲線對物聯網市場的發展與成熟一直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