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先進封裝工藝WLCSP與SiP的蝴蝶效應

        先進封裝工藝WLCSP與SiP的蝴蝶效應

        作者: 時間:2016-10-08 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 收藏

          關于先進封裝工藝的話題從未間斷,隨著移動電子產品趨向輕巧、多功能、低功耗發展,高階封裝技術也開始朝著兩大板塊演進,一個是以晶圓級芯片封裝(Fan-In WLP、Fan-out WLP等)為首,功能指向在更小的封裝面積下容納更多的引腳數;另一板塊是系統級芯片封裝(),功能指向封裝整合多種功能芯片于一體,壓縮模塊體積,提升芯片系統整體功能性和靈活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0984.htm

          圖1:主要封裝形式演進

          

         

          Source:拓璞產業研究所整理,2016.9

          :晶圓級芯片封裝(Wafer Level Chip Scale Package)也叫WLP。與傳統封裝工藝相反,WLP是先封裝完后再切割,因此切完后芯片的尺寸幾乎等于原來晶粒的大小,相比傳統封裝工藝,單顆芯片封裝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

          如何在更小的尺寸芯片上容納更多的引腳數目?WLP技術利用重分布層(RDL)可以直接將芯片與PCB做連接,這樣就省去了傳統封裝DA(Die attach)段的工藝,不僅省去了DA工藝的成本,還降低了整顆封裝顆粒的尺寸與厚度,同時也繞過DA工藝對良率造成的諸多影響。

          起初,Fan-In WLP單位面積的引腳數相對于傳統封裝(如FC BGA)有所提升,但植球作業也僅限于芯片尺寸范圍內,當芯片面積縮小的同時,芯片可容納的引腳數反而減少,在這個問題的節點上,Fan-out WLP誕生,實現在芯片范圍外充分利用RDL做連接,以此獲取更多的引腳數。

          圖2:從傳統封裝至倒裝封裝及晶圓級封裝結構變化示意圖

          

         

          Source:拓璞產業研究所整理,2016.9

          :將不同功能的裸芯片通過整合封裝的方式,形成一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芯片組,有效地突破了SoC(從設計端著手,將不同功能的解決方案集成與一顆裸芯片中)在整合芯片途徑中的限制,極大地降低了設計端和制造端成本,也使得今后芯片整合擁有了客制化的靈活性。

          另外由延伸的3D堆疊式封裝技術,通過在垂直方向上增加可放置晶圓的層數來進一步提高SiP的整合能力,可以說作為異質整合的標桿,SiP在超越摩爾定律方面扮演著頭號角色。

          圖3:SiP 的基本分類

          

         

          Source:拓璞產業研究所整理,2016.9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WLCSP SiP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昭苏县| 长丰县| 浪卡子县| 内江市| 新巴尔虎右旗| 石棉县| 玛沁县| 喀什市| 上杭县| 绥宁县| 天全县| 虎林市| 雷州市| 汶上县| 泌阳县| 宣威市| 确山县| 临夏县| 甘泉县| 綦江县| 张家港市| 松江区| 勐海县| 雷波县| 南昌县| 岢岚县| 武山县| 博罗县| 巨鹿县| 赫章县| 麦盖提县| 涪陵区| 沙湾县| 锡林郭勒盟| 镇远县| 华宁县| 新源县| 西和县| 花莲市|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