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or鋰電池 誰是未來汽車動力源?
此外,FCV在電池衰減、能效轉化、易維修程度等多方面,也同樣有著顯著優勢。然而,上文已經提到,制約FCV發展的最大阻礙是其高昂的成本,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0783.htm第一、加氫站修建成本高。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修建成本約30萬美元,而加氫站成本往往高達100-200萬美元,這是因為液態氫的特殊屬性,加氫站的燃料箱需要特制,相關設備的成本極為高昂。
第二、氫燃料電池化學反應所需的催化劑成本高。氫燃料電池的催化劑一般使用鉑這種稀有貴金屬,鉑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金。鉑不僅稀有,而且開采難度大,價格比黃金還高。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除了成本略‘貴’一點,FCV可謂全方位碾壓電動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代表車型
事實上,最早進行FCV研發的汽車公司并不是豐田、本田,而是美國通用汽車。早在1966年,通用就發布了世界第一臺FCV——雪佛蘭Electrovan。此后,通用陸續投入40億美元用于FCV的研發,但始終無法解決FCV高企的成本這一難題。

(奧迪A7 h-tronquattro)
然而,對于FCV這種具有明顯優勢且能代表未來汽車形態的產品,車企們都不愿放棄,在市場上仍動作頻頻:作為FCV的鼻祖,通用出于市場策略,近年沒有推出相關產品,但該公司從未停止FCV的研發,今年10月,通用將推出一款雪佛蘭科羅拉多FCV概念車;奧迪汽車在2014年11月洛杉磯車展上,推出了A7 h-tronquattro概念車;寶馬汽車在2015年發布了基于i8和5系GT車型的FCV原型車,并宣布于2020年發布量產版;奔馳汽車此前就已推出過基于B系列的FCV,在今年6月,該公司表示將于2017年推出新款FCV版GLC;盡管福特汽車近年沒有推出FCV產品,然而在今年8月,該公司獲得了美國能源部提供的600萬美元研發資金,用于加快FCV的研發。
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FCV僅有3款,分別是豐田Mirai、本田Clarity、現代ix35FC。這些車只在加氫站修建相對完善的區域發售,這意味著消費者在大陸無法買到其中任何一臺FCV。
豐田Mirai

(豐田Mirai)
Mirai在日本語的意思是‘未來’,它代表了豐田在FCV領域的態度。與特斯拉發展路徑截然不同的是,豐田從未推出過純電動汽車產品,而是主推混合動力,并默默在FCV上發力。自1992年,豐田便已開始FCV的研發,20多年來,豐田在該領域已積累了多達5000項專利。
Mirai無疑是豐田FCV的集大成者。2014年11月,量產版Miran問世,不到6萬美元的售價,而特斯拉ModelS和ModelX售價都在10萬美元以上。Mirai續航里程高達500公里,碾壓一眾電動汽車。
在今年3月的紐約國際車展上,Mirai獲得了2016年度‘世界綠色汽車獎’。目前,Mirai已經在日本、美國、德國、英國、丹麥等地區發售,2015年年銷量為700臺,2016年預計年銷量將達到2000臺。
本田Clarity

(本田Clarity)
在FCV領域,本田的名氣要比日本同行豐田要小得多,然而,這并不妨礙本田在該領域所表現出的雄厚實力。
早在2008年,本田就推出了FCXClarity,獲得了2008年日本‘好設計獎’和2009年度‘世界綠色汽車獎’。2014年7月,本田宣布停產FCXClarity,并推出新款Clarity。
新版Clarity基于老款FCXClarity打造,在續航上有了很大提升,由此前的372公里提升至482公里。此外,燃料電池體積也縮減了33%,這使得新版Clarity的車身更加緊湊。該車售價為67000美元,略高于豐田Mira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