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何以成為科技界的變色龍?
自駕車技術讓人眼睛一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0777.htm機器學習從訓練、推論之后就是到裝置的連結,其中,“汽車是一個產值高達10兆美元的產業,遠比電腦產業大太多,過去很難用電腦協助汽車產業提升價值,但現在汽車也要有感知能力、推理能力。”
我們沒有寫任何程序,只是讓這輛車跟著我們跑,他就自己學習怎么開車。——黃仁勛
GTC主題演講上,播放了一段NVIDIA開發的自駕車技術影片,相當令人驚艷。NVIDIA自駕車代號為BB8,內建了自家開發、結合自動巡航、自動駕駛的單處理器DRIVE PX2,黃仁勛強調:“我們沒有寫任何程序,只是讓這輛車跟著我們跑,他就自己學習怎么開車”。
“當我們打乒乓球,不會有人用牛頓定律教你怎么打,所以我們為什么要教導一輛車物理學呢?而是讓他去學開車,BB8在停車場上了第一場教練課,沒有物理、沒有數學,只有AI,晚上、下雨都可以開。”他強調。
黃仁勛接著說,目前自駕車的技術都是透過感測器、鏡頭偵測哪邊有車、有人,讓汽車去回避這些物體,但是當人類在開車的時候,大腦想的是偵測安全的地方,往沒有障礙物的車道或方向前進,那是一種自由空間的意識,與一般回避型的保護意識完全相反。所以BB8特別之處就在于模擬學習,他要讓汽車學習人類的行為。
而目前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只能偵測目標,但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運算的問題,包含了感知、推理和駕駛,需要一個超級AI電腦,高準確度的AI演算法和大量的軟體才能成功。現階段DRIVE PX2已獲得Sebastian Thrun采用,也正與Volvo在瑞典測試全新自駕車,此外,先前于新加坡上路的nuTonomy自駕計程車同樣是采用NVIDIA的技術。
在臺灣,NVIDIA也攜手工研院合作自駕車,會采用跟BB8相同的平臺、相同軟體,希望一同創造出臺灣首部自駕車,除此之外還有地圖的合作,黃仁勛指出,未來自駕車要上路,必須繪制3D高解析度的地圖,所以將和工研院一同繪制臺灣的云端高解析地圖,“很多國家都已經在做,臺灣不可不做”。例如NVIDIA已經跟中國百度合作,打造“云端到汽車”的自駕車平臺,就是結合高畫質地圖、人工智能演算法、車載超級電腦。

NVIDIA攜手工研院合作自駕車,將采用與NVIDIA自駕車BB8相同平臺、相同軟體,希望一同創造出臺灣首臺自駕車。
談VR,將物理特性帶到虛擬
過去出現在科幻小說或電影的世界,現在已經有了基礎,除了AI,還有一個熱門的技術就是VR,對他來說,發展VR最重要的是如何把物理世界帶到虛擬世界,例如模擬聲音、與虛擬世界互動的觸覺,這些如果沒有好好處理,這個虛擬世界就不會被消費者所相信。
所謂的將物理特性帶到虛擬,就是提供近乎真實性的呈現,他以NVIDIA VR FUN HOUSE平臺為例,FUN HOUSE呈現一個節慶的樂園環境,當玩家射水槍時,液體碰到板子上停住或黏在上頭的表現,或是射火劍時,火焰的燃燒狀態、怪物頭發的晃動度,全都是模擬現實世界的物理特性。FUN HOUSE為開放原始碼,截至目前已被下載10萬次。
科技業常遇到的問題是當你比他人更早看到趨勢,但卻可能礙于風險過高而不敢投入,黃仁勛在六年前就看好AI的發展,在當時,深度學習是一種特殊的運算模式,初期投入的綜效很低,風險卻很高。
但他似乎不太容易掉進這個圈套,“關鍵就在找出綜效。”他說,當時他思考,如果做深度學習的成果能應用到其他領域,那么就能拉高綜效,降低風險,所以他們嘗試、學習、嘗試、學習,成功就投入更多資源,相反,那就減少。
他說,在AI革命里,我們將看到新的運算模式、新的電腦公司、新的生態系統出現,NVIDIA除了與大公司合作,也跟全世界的新創公司合作,包括臺灣的倍利科技、創意引晴、盾心科技、SkyREC。雖然作為AI的傳教士,NVIDIA目前的營收有超過七成依舊是來自PC游戲相關產品,“如果你問我長期看潛力高的,我會說AI,因為NVIDIA是一家AI運算公司,AI革命才剛開始,現在正是響應的時刻!”他有自信地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