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PCB設計切斷干擾傳播路徑的常用措施介紹

        PCB設計切斷干擾傳播路徑的常用措施介紹

        作者: 時間:2016-10-18 來源:網絡 收藏

        1元器件的合理布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08569.htm

        (1)充分考慮電源對單片機的影響。電源做得好,整個電路的抗就解決了一大半。許多單片機對電源噪聲很敏感,要給單片機電源加濾波電路或穩壓器,以減小電源噪聲對單片機的。比如,可以利用磁珠和電容組成π形濾波電路,當然條件要求不高時也可用100Ω電阻代替磁珠。

        (2)如果單片機的用來控制電機等噪聲器件,在與噪聲源之間應加隔離(增加π形濾波電路)。控制電機等噪聲器件,在與噪聲源之間應加隔離(增加π形濾波電路)。

        (3)注意晶振設計布線。晶振與單片機引腳盡量靠近,用地線把時鐘區隔離起來,晶振外殼接地并固定。此措施可解決許多疑難問題。

        (4)電路板合理分區,如強、弱信號,數字、模擬信號。盡可能把源(如電機,繼電器)與敏感元件(如單片機)遠離。

        (5)用地線把數字區與模擬區隔離,數字地與模擬地要分離,最后在一點接于電源地。A/D、D/A芯片設計布線也以此為原則,廠家分配A/D、D/A芯片引腳排列時已考慮此要求。

        (6)單片機和大功率器件的地線要單獨接地,以減小相互干擾。大功率器件盡可能放在電路板邊緣。

        (7)在單片機I/O口,電源線,電路板連接線等關鍵地方使用抗干擾元件如磁珠、磁環、電源濾波器,屏蔽罩,可顯著提高電路的抗干擾性能。

        2提高的抗干擾性能

        提高的抗干擾性能是指從這邊考慮盡量減少對干擾噪聲的拾取,以及從不正常狀態盡快恢復的方法。

        提高敏感器件抗干擾性能的常用措施如下:(1)設計布線時盡量減少回路環的面積,以降低感應噪聲。

        (2)PCB設計布線時,電源線和地線要盡量粗。除減小壓降外,更重要的是降低耦合噪聲。

        (3)對于單片機閑置的I/O口,不要懸空,要接地或接電源。其它IC的閑置端在不改變系統邏輯的情況下接地或接電源。

        (4)對單片機使用電源監控及看門狗電路,如:IMP809,IMP706,IMP813,X25043,X25045等,可大幅度提高整個電路的抗干擾性能。

        (5)在速度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單片機的晶振和選用低速數字電路。

        (6)IC器件盡量直接焊在電路板上,少用IC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宣化县| 石嘴山市| 中宁县| 江川县| 淅川县| 东宁县| 益阳市| 岳普湖县| 高要市| 小金县| 白山市| 衡阳市| 遂溪县| 壤塘县| 湛江市| 濮阳县| 绍兴市| 云和县| 娄烦县| 瓦房店市| 高邑县| 高陵县| 宝兴县| 安福县| 安图县| 杭锦旗| 图木舒克市| 咸阳市| 平原县| 屏东县| 霞浦县| 昭苏县| 泗水县| 唐海县| 民县| 常宁市| 酒泉市| 山东| 柳江县|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