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6-10-18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 為有效提高應用領域中畫面顯示的清晰度、分辨度等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的實時算法。文中介紹了系統的整體結構,然后針對模塊介紹了視頻圖像的緩存及圖像分割,并針對視頻的輸出顯示要求,重點介紹了基于算法的實現。ModelSim的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符合顯示系統的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08498.htm

        關鍵詞 ;;;;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展,顯示設備作為獲取信息的直接手段,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為滿足用戶對更大屏幕的觀看需要以及使信息顯示更優化,大屏幕拼接技術應運而生。大屏幕圖像尺寸的增大使在普通顯示器上不易察覺的細節暴露無遺,提高了可視化的準確性。高分辨率圖形圖像數據處理和可視化,用于解決基于單一硬件顯示設備無法可視化的高分辨率圖形圖像。

        而拼接控制器是大屏幕系統中的核心顯示控制設備。拼接控制器的核心是其處理能力和穩定性,基于計算機體系構架的傳統控制器,其性能和穩定性完全取決于它所依賴的計算機,無論傳統控制器如何改進,最多只能算量的積累,難以獲得質的提升。采用大規模FPGA陣列式組合處理構架,全嵌入式硬件設計的拼接控制器集視頻信號采集、實時高分辨率數字圖像處理、二維高階數字濾波等高端圖像處理技術于一身,具有強大的處理能力。

        本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設計了一種基于FPGA的算法,實現實時數字視頻的分割、插值放大,通過并行處理機制,保證了視頻的實時處理和畫面流暢。

        1 系統總體概述

        文中將完成一路監控攝像頭采集的畫面在2×2的液晶拼接屏上顯示一幅完整大圖的效果。

        系統的總體框架圖如圖1所示。由網絡攝像頭采集到的視頻信號,經過DVI接收器后,發出數據及控制信號供給FPGA。通過FPGA主控芯片對輸入的視頻信號進行分割、插值放大等處理;視頻輸出模塊將FPGA處理后的數據再通過DVI接口輸出到屏幕上。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只要數據讀出速度高于寫入速度,就不會使圖像產生突變現象,從而達到實時處理的目的。

        2 FPGA模塊的實現

        FPGA內部系統對視頻圖像的處理如圖2所示。主要分為幀存儲模塊、分割模塊、插值模塊3部分。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2.1 幀模塊及存儲模塊

        DVI接口是將顯卡中經過處理的待顯示R、G、B數字信號與水平同步信號(Hsync,行同步信號)、垂直同步信號(Vsync,場同步信號)進行組合,按最小非歸零編碼,將每個像素點按10 bit(8 bit像素數據和2 bit控制信號)的數字信號進行并串轉換,把編碼后的R、G、B數字流與像素時鐘4組信號按照最小化傳輸差分信號(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TMDS)方式進行傳輸。

        FPGA的分時切換邏輯是依據輸入視頻流的垂直同步控制信號Vsync發生由高電平到低電平的轉換,以此作為新數據幀到來的標識,如圖3所示。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當FPGA內部的信號控制采集信號為0時,采集系統停止工作,地址發生器不計數。當其為1時,系統處于采集狀態。首先只有Vsync上升沿到來后,才允許Hsync通過,從而保證采集的圖像為完整的一幀圖像。當Vsync上升沿到來后,對所有計數器及觸發器清零。Vsync上升沿后,場消隱延時用來對Hsync計數,場消隱期后,可以采集圖像。行同步計數器對Hsync進行計數。在計數的每一行中,當Hsync上升沿到來時,行消隱延時對其計數。行消隱過后,點同步計數器開始對其計數。當行同步計數停止計數時,一幀圖像采集完畢,等待下一個Vsync到來。

        數據緩沖區為兩片SDRAM,以一幀圖像為單位進行切換控制。采用乒乓存儲機制完成數據的無縫緩沖與處理。乒乓操作可以通過“輸入數據選擇控制”和“輸出數據選擇控制”按節拍、相互配合地進行來回切換,將經過緩沖的數據流沒有停頓地送到“后續處理”模塊。

        2.2 分割模塊

        由于一個像素的輸出值只取決于輸入圖像的相應像素值,因此,可通過對每個輸入像素依次進行處理這種流水化的處理模式,來實現對圖像的點操作。由于每個像素是單獨處理的,所以點操作很容易并行實現。因此,可以把圖像分割成若干部分,然后再對每個部分單獨進行處理。

        視頻分割模塊實現單幀視頻圖像的分割剪裁,得到4路完整格式的子視頻像素流,并控制4個子視頻的相互時序關系,各個拼接屏幕的像素點的掃描規律相同,均為逐行掃描形式,并且子視頻像素點顯示同步,即行同步和場同步。

        2.3 算法的實現

        實現圖片處理的插值方法有很多,例如最近鄰插值、雙線性插值、雙三次插值等。最近鄰插值是最簡單的插值方式,但當圖像中的像素灰度級有細微變化時,該方法會在圖像中產生人工的痕跡。雙三次插值可以得到更平滑的結果,但在存儲管理更復雜,并增加了邏輯資源的消耗。因此,選取了雙線性插值方法。

        與點操作的圖像分割不同,雙線性插值屬于幾何變換,其輸出的像素通常并不是來自同一個輸入像素位置。因此需要一些形式的緩存來處理由幾何形狀改變而引起的延遲。

        本文采用預載入緩存的方法來緩沖圖像數據,并使用雙端口RAM來實現行緩沖器的設計方案。

        采用雙口RAM可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同時在每一行上提供兩個輸入像素,即提供了所有的4個像素。然后將數據輸送到插值計算模塊。而整幅圖像的存儲將保存在外部的幀緩存中,每個時鐘周期只能對其進行一次訪問。每個像素應僅從外部存儲器中讀取一次,然后暫存在片上緩存中用于隨后的窗口。將數據預載入緩存,每次訪問時直接從緩存中讀取像素,如圖4所示。共需計算兩次:一次用于載人緩存;一次用于執行插值。輸入和輸出像素間的映射采用前向映射。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視頻插值模塊實現對視頻按比例因子進行雙線性插值放大處理。雙線性插值算法的基本原理如圖5所示,圖中的下標i和f表示各自坐標的整數和小數部分。雙線性插值是采用可分離的線性插值將4個最近的像素值組合,如式(1)。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線性插值的結果與插值的順序無關。先進行y方向的插值,然后進行x方向的插值,所得結果相同。將式(1)進行分解,則有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當輸入分辨率有所變化而引起縮放因子變化時,FPGA內的數字邏輯能實時計算出式(2)中的系數xf和yf。而非僅計算幾種固定縮放比例,從而提高了算法模塊的利用率。

        若以將攝像機1 024×576分辨率的圖轉化為1 366×768的圖為例,則水平縮放因子sc_x和垂直縮放因子sc_y均為0.75。若將水平因子直接帶入編寫程序,則會報錯。采用浮點數表示法,轉換后得到的10位16進制數,計算出系數xf和yf均為h300。

        在實際設計中,為避免運算過于復雜,把復雜的運算分成幾個步驟,分別在不同的時鐘周期完成。插值計算的邏輯結構模塊如圖6所示。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系統包含3種不同的時鐘頻率:原像素點頻率clkin、輸出像素點頻率clkout和系統主時鐘頻率clksys。令系統主時鐘頻率為4倍的原像素點頻率,則使用Verilog語言及ModelSim SE 10。1 a和Quartus II仿真環境進行編譯,得到雙線性插值計算模塊的仿真波形如圖7所示。為程序書寫方便,將采集的4個像素值標為a、b、c、d,經過插值模塊后的輸出像素值為p。從仿真波形可看出,完成了雙線性插值計算模塊的實現。

        基于FPGA的視頻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

        3 結束語

        針對大屏幕特點,從拼接控制器入手,提出了一種基于FPGA實現的視頻實時處理系統。主要采用雙線性插值法,討論了如何用FPGA實現,并進行邏輯結構的優化,提高系統性能,并對雙線性進行仿真,驗證了算法在拼接顯示系統中的可行性。圍繞拼接控制器這個應用方向,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進行研究,例如畫面自由疊加與漫游,單屏分割,自動圖像識別重建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至县| 满洲里市| 哈巴河县| 汤阴县| 湖南省| 沿河| 莲花县| 都匀市| 凌源市| 富顺县| 安宁市| 红河县| 浪卡子县| 丰镇市| 英超| 探索| 仁寿县| 金溪县| 开鲁县| 陇西县| 大理市| 临泉县| 吕梁市| 綦江县| 巴南区| 芮城县| 沙坪坝区| 阿荣旗| 岳阳县| 武乡县| 太康县| 澳门| 涟水县| 江源县| 梓潼县| 陕西省| 邢台市| 石景山区| 虹口区| 信阳市|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