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小容量單片機系統的C語言程序結構

        小容量單片機系統的C語言程序結構

        作者: 時間:2016-10-15 來源:網絡 收藏

        引 言:   2002年初,筆者著手寫一個IC卡預付費電表的工作程序,該電表使用Philips公司的8位51擴展型單片機87LPC764,要求實現很多功能,包括熄顯示、負荷計算與控制、指示閃爍以及電表各種參數的查詢等,總之,要使用時間的單元很多。筆者當時使用ASM51完成了這個程序的編寫,完成后的程序量是2KB多一點。后來,由于種種原因,這個程序并沒有真正使用,只是作了一些改動之后用在一個老化設備上進行計時與負荷計算。約一年后,筆者又重新改寫了這些代碼。 1 系統的改進   可以說,這個用ASM51實現的代碼是沒有什么組織性可言的,要什么功能就加入什么功能,弄得程序的結構非常松散,其實這也是導致筆者最終決定重新改寫這些代碼的原因。   大家知道,87LPC764有4KB的Flash ROM,而筆者的程序量只有2KB多點,因而第一個想法是改用作為主要的開發語言,應該不至于導致代碼空間不夠用。其次,考慮到需要定時功能的模塊 (或稱任務,以下統稱任務)較多,有必要對這些任務進行有序的管理。筆者考慮使用時間片輪詢方式,即給每個要求時間管理的任務以一個時間間隔,時間間隔一到,即運行其代碼,達到合理使用系統定時器資源的目的。就51系統而言,一般至少一個定時器可用來進行時間片的輪詢。基于以上的想法,構造了下述數據類型。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typedef struct { void (*proc)(void); //處理程序 uInt8 ms_count; //時間片大小 } _op_; 數據結構定義好之后,接著就是實現代碼,包括三部分,即初始化數據、時間片的刷新與時間到執行。初始化數據。 #define proc_cnt 0x08 //定義過程或任務數量 //任務棧初始化 code _op_ Op[proc_cnt]={{ic_check,10},{disp_loop,100}, {calc_power,150},{set_led,2},… }; //設置時間片初始值 data uInt8 time_val[proc_cnt]={10,100,150,2,…}; 時間片刷新。 void time_int1(void) interrupt 3 { uInt8 cnt; Time_Counter:=Time_Unit; for(cnt=0;cnt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07525.ht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邢台县| 沅陵县| 祁连县| 荔波县| 淄博市| 兰州市| 抚州市| 阳西县| 鄂托克前旗| 隆安县| 桃江县| 西青区| 赤壁市| 云浮市| 沙田区| 建平县| 东台市| 平陆县| 彭水| 泊头市| 吉隆县| 武隆县| 驻马店市| 辽阳市| 英吉沙县| 甘洛县| 广灵县| 醴陵市| 肃宁县| 平顶山市| 余江县| 江达县| 饶河县| 宜城市| 通海县| 镇远县| 平陆县| 锡林浩特市| 怀仁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