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調制解調器――為什么要現在選擇多核?
事實上,可共同為所有用戶執行 OFDMA 調制,此項任務無法被完全分配到不同的 CPU。因此,TI 任務軟件架構的簡單性以及眾多調制解調器算法的特性決定了系統設計人員應當以不對稱的方式將任務分配到 CPU。
實現多個 SoC 的資源平衡
另一個問題是每個 SoC 是否應當具有不同的任務,例如,一個 SoC 只執行符號率解碼,而另一個執行碼執行芯片級調制。其缺點是所有片上協處理器都得不到有效利用。
例如,只執行符號率處理的 TCI6488 器件就需要更強大、高功率并且占用大量空間的 Turbo 與 Viterbi解碼器。但是此類解碼器對于只執行碼片級關聯的另一個 SoC 毫無用處,因此 需要功率高得多的接收加速器。所以,除非為每個主板功能提供不同的 SoC,否則協處理器就必須考慮到每項功能的最差情況。為每一類功能都開發不同的 SoC 是一種成本浪費。
將 SoC 專用于某一類特定功能也不利于實現可擴展的系統。顯然,如果我們希望提高主板的通道密度并讓每個 SoC 執行一整套相同的功能,則只需在主板中增加更多 SoC。TCI6488 旨在以最少的附加硬件達到上述目的。天線接口和串行 RapidIO 都可采用菊花鏈連接方式,而以太網和 RapidIO則可連接到交換機。
但是,如果不同 SoC 提供不同的功能,實現系統的可擴展性就需要將用戶數量提高一倍。如果所需用戶數量提高 15%,則讓執行符號率的 SoC 功能提高 15% 的方式是再增加一個 SoC,而其利用率只有 15%。其他 SoC 的情況同樣如此,因此會造成擴展后解決方案效率極低。
對于采用多核、協處理器加速 SoC 的系統設計,具有最高板級可擴展性、實現最簡單、最易于測試的軟件的系統架構需要 SoC 中的每個 CPU 都執行一組唯一的任務,但是系統中的每個 SoC 都執行與其它 SoC 相同的一組任務。TI 針對 WCDMA/HSPA 網絡中這種情況而推出了 TCI6488,其強調以相同方式有效支持其它調制解調器標準的靈活性。
結果是多核處理器總算及時到來,而此時無線運營商及其基礎局端供應商在奮力滿足 HSPA+、LTE 以及移動 WiMAX 等 3G 與 4G 技術的苛刻的新需求。通過巧妙平衡功耗與性能,多核處理器為系統設計人員滿足今后 10 年的移動網絡需求帶來了亟需的工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