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計算:走向多核異構 面臨能耗挑戰
對此,英特爾高性能計算機解決方案設計師Tom Metzger對本報記者說,英特爾堅信個人HPC會有市場,未來會有很多用戶進入這塊市場。英特爾美國的工程師已經全程參與了CrayCX1臺式HPC 的規劃設計。不過,Tom Metzger也談到,對于這種適用于辦公室環境的小規模集群系統,用戶關注的重點應該是生產力、簡單易用性、性價比和靜音,而未來英特爾多核處理器產品的出現,可以讓單個Socket擁有非常優越的性能,同時保證低功耗和軟件的易編程性。
作為在中國首推個人HPC的廠商,曙光決心力促高性能計算普及應用。但目前的事實是,我國的高性能計算在商業計算市場開拓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關鍵是沒有找到應用需求。比如,在科學計算中獨樹一幟的向量計算,因為成本高、商用計算能力不強而僅停留在科學計算的狹窄領域。由此看來,價格和應用仍然是制約高性能計算普及應用的兩個重要因素。
記者認為,個人HPC成功的關鍵是廠商找到價格和應用需求之間的平衡點。從目前曙光推出的售價為10萬元的個人HPC看,價格仍然較高,因為在這個價格段,用戶有許多替代產品和解決方案可以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