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7大賣富士康笑了 代工之王走在轉型路上
不造整車,富士康圍繞汽車發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7170.htm富士康本身有汽車行業代工基礎,近年,圍繞汽車領域,富士康開始發力了。
2015年3月,富士康與騰訊、和諧汽車成立了和諧富騰公司,正式邁入了互聯網造車的行列。當時富士康表示不會造整車,而是會發力汽車中控屏,成為汽車廠商的供應商。
富士康認為,切入汽車中控屏市場比造整車更劃算。因為造車市場發揮有限,而在汽車智能化時代,每臺汽車都需要汽車中控屏,汽車中控屏市場潛力巨大。
除了汽車中控屏之外,近期富士康子公司鴻準還以1.2億美元投資了國內移動出行平臺滴滴出行。
以上,富士康通過汽車中控屏、出行與租車等業務,擺脫蘋果依賴的傾向日益明顯。
降成本,富士康使出Foxbot機器人大招
2011年,郭臺銘向外界透露出用機器取代勞工的計劃。為此,富士康在更早之前就已經部署了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工作。

Foxbot用機械臂寫毛筆字
2007年,富士康在深圳成立了自動化機器事業部,開始研發核心控制器與關鍵零部件;隨后2009年,富士康推出了15款自主研發的Foxbot機器人。
如今,Foxbot機器人已經開始量產;富士康的某些生產崗位,70%的工作由機器人完成;江蘇昆山富士康工廠引入工業機器人后,員工數量從11萬下降至5萬人。
最新消息是,為了提高iPhone7系列手機的產能,富士康決定在組裝車間投入1萬臺Foxbot機器人。
與工人相比,工業機器人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
高效率表現在一臺工業機器人可以頂過3個工人,且其生產損耗低、能不間斷工作。
低成本方面,3個工人一年的工資約為15萬元,工業機器人成本為10萬元左右,使用壽命為3到4年,維護費用極低,而且不存在管理難度。這樣一來,顯然使用工業機器人比工人更加劃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