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IBM和NVIDIA新款人工智能服務器又把英特爾秒了

        IBM和NVIDIA新款人工智能服務器又把英特爾秒了

        作者: 時間:2016-09-12 來源:雷鋒網 收藏
        編者按:在傳統服務器芯片市場,英特爾是個巨無霸,無論是IBM Power還是ARM陣營,所占有的份額都微乎其微。但戰線轉移到人工智能領域,IBM似乎更有優勢。

          另外,Tesla P100的半精度浮點運算性能達到了每秒21萬億次 —— 比插入現代PCI-E插槽的GPU高出大約14%,這樣的處理能力對訓練深度神經網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6831.htm

          還做了個縱向對比,和老款Power S822LC服務器的Tesla K80 GPU加速器相比,新款服務器的加速能力提升了兩倍多。

          預計明年問世的 Power9會延續對CPU+GPU組優化。

          為何是“CPU+GPU”?

          眾所周知,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等計算任務上,CPU早已不堪重任。因此,不少企業紛紛推出人工智能專用芯片概念,例如谷歌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還有業內人士力挺FPGA更適合深度學習的算法,這也是英特爾以高價收購Altera的主要原因。

          不過,上述兩個替代CPU的方案都還未成熟,目前大多數企業采用的依然是“CPU+GPU”的組合,或者稱為異構服務器。通常來說,在這種異構模式下,應用程序的串行部分在CPU上運行,而GPU作為協處理器,主要負責計算任務繁重的部分。

          因為和CPU相比,GPU的優勢非常明顯:

          1.CPU主要為串行指令而優化,而GPU則是為大規模的并行運算而優化。所以,后者在大規模并行運算的速度更快;

          2.同等面積下,GPU上擁有更多的運算單元(整數、浮點的乘加單元,特殊運算單元等等);

          3.一般情況下,GPU擁有更大帶寬的 Memory,因此在大吞吐量的應用中也會有很好的性能。

          4.GPU對能源的需求遠遠低于CPU。

          當然,這并不代表人工智能服務器對CPU沒有需求,CPU依然是計算任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深度學習算法處理任務中還需要高性能的CPU來執行指令并且和GPU進行數據傳輸,同時發揮CPU的通用性和GPU的復雜任務處理能力,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通俗點說就是實現CPU和GPU的協同計算。

          雖然和Intel等芯片商正在為GPU和CPU孰強孰弱陷入了口水戰,但實際上這些企業已經開始在異構計算上加大了研發力度,至少在近期內,CPU和GPU的結合將繼續成為人工智能領域最有效的方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IBM NVIDIA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麦盖提县| 岳西县| 福贡县| 万盛区| 灯塔市| 元朗区| 永新县| 永登县| 靖宇县| 辽阳县| 宁国市| 穆棱市| 宜都市| 吉安县| 寿光市| 和田市| 大理市| 探索| 紫云| 昭觉县| 隆回县| 松滋市| 东港市| 抚宁县| 富蕴县| 石柱| 宜城市| 清水河县| 米泉市| 文化| 资溪县| 特克斯县| 昭平县| 鄂温| 黔南| 平山县| 普兰店市| 孝昌县| 佛冈县|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