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忙建電池廠時 日產要出售電池業務?
同時,日產也在加速推出第二款新車。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日產展出了IDS的概念車,該款車型被看作是聆風的全新一代車型,這款車展現了日產在智能駕駛上取得的突破。據悉,第二款聆風將于年底上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591.htm李廣濤認為,從第二款聆風上能看出日產純電動車的未來發展方向,即將智能駕駛系統與先進的純電動技術結合。而這就不難理解日產出售電池業務,是為了通過更好控制電池成本、優化資產,將發展中心調整到開發智能駕駛上。
晨風不會受到影響
啟辰晨風是基于聆風基礎上打造的國內純電動車型。與聆風在美國市場表現不同的是,上市滿兩年的啟辰晨風今年實現了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啟辰晨風銷量同比增長300%,北京地區同比增長400%。
如果日產賣掉電池業務,電池供應商更換成LG化學,那么晨風新車電池供應商是否也會改變?
按照規定,新能源汽車只有采用了動力電池目錄企業的電池產品,才有資格成為推廣車型,進而獲得國補與地補。
由于LG化學暫未進入我國新能源電池目錄,如果晨風也采用LG化學的電池,則意味未來晨風新車型可能無法享受新能源補貼。
對此,李廣港表示否定,認為日產電池供應商的變化并不會對晨風產生上述影響。
雖然是孿生兄弟,晨風與聆風也仍然存在細微差別。“在吸收了日產的技術與經驗之后,晨風開發時必須會考慮中國道路情況與電動車的法律政策,再進行本土化的創新改善。”李廣港說,不過,二者在發展方向上是一致的,未來晨風也會融入更多的智能駕駛元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松下,日產目前也正與幾家中國企業商談電池出售業務。一旦交易成功,則意味著AESC或將成功進入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目錄,而這也將助力日產在國內快速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評論